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1 PPP项目监管概述 | 第12-19页 |
1.1 PPP的概念与PPP项目分类 | 第12-14页 |
1.1.1 PPP的概念 | 第12-13页 |
1.1.2 PPP项目的分类 | 第13-14页 |
1.2 PPP项目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2.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4-15页 |
1.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页 |
1.2.3 公司治理理论 | 第15-16页 |
1.3 PPP项目监管机制的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1.3.1 PPP项目监管主体 | 第16-17页 |
1.3.2 PPP项目监管对象 | 第17-18页 |
1.3.3 PPP项目监管内容 | 第18-19页 |
2 英国PPP项目监管的国际经验 | 第19-29页 |
2.1 英国PPP项目监管的法律依据 | 第19-21页 |
2.1.1 2014欧盟公共采购指令及英国相关国内法 | 第19-20页 |
2.1.2 财政部规范性文件 | 第20-21页 |
2.2 英国PPP项目的监管机制 | 第21-26页 |
2.2.1 监管主体 | 第21-22页 |
2.2.2 监管对象 | 第22-23页 |
2.2.3 监管内容 | 第23-26页 |
2.3 英国PPP项目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9页 |
2.3.1 相关立法完善是对PPP项目进行有效监管的基础 | 第26页 |
2.3.2 财政部主导监管是对PPP项目进行有效监管的有力保证 | 第26-27页 |
2.3.3 采用竞争性谈判和定量评估有助于实施准入监管 | 第27页 |
2.3.4 注重指标构建与动态评估可确保绩效监管有效 | 第27-29页 |
3 我国PPP项目监管分析 | 第29-38页 |
3.1 我国PPP项目监管现状 | 第29-30页 |
3.1.1 监管主体 | 第29页 |
3.1.2 监管对象 | 第29-30页 |
3.1.3 监管内容 | 第30页 |
3.2 我国PPP项目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3.2.1 监管主体职责冲突且能力不足 | 第30-31页 |
3.2.2 准入监管中私人部门选择和项目评估机制不完善 | 第31-33页 |
3.2.3 绩效监管尚未形成体系 | 第33-34页 |
3.3 我国PPP项目监管不力的法律原因 | 第34-38页 |
3.3.1 高位阶PPP专项立法缺失 | 第34-35页 |
3.3.2 现有部门规章及文件中的监管规定存在冲突 | 第35-36页 |
3.3.3 缺少标准合同范本 | 第36-38页 |
4 加强我国PPP项目监管的对策 | 第38-43页 |
4.1 完善相关立法 | 第38-39页 |
4.1.1 出台PPP专项立法为加强监管提供法律保障 | 第38页 |
4.1.2 协调现有冲突规定 | 第38-39页 |
4.2 完善PPP项目监管体系 | 第39-41页 |
4.2.1 协调职责明晰的监管机构设置 | 第39-40页 |
4.2.2 通过完善私人部门选择与项目评估加强准入监管 | 第40-41页 |
4.2.3 构建满足公共需求的绩效监管体系 | 第41页 |
4.3 打造标准PPP合同范本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