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愤怒的小鸟之金银岛》翻译实践报告
| Abstract | 第4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原文 | 第7-53页 |
| 译文 | 第53-99页 |
| 前言 | 第99-100页 |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第100-104页 |
| 1.1 翻译任务 | 第100-101页 |
| 1.2 翻译任务的特点 | 第101-104页 |
| 1.2.1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点 | 第101-102页 |
| 1.2.2 儿童文学的句式特点 | 第102-103页 |
| 1.2.3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 第103-104页 |
| 第二章 翻译过程及所依据的理论 | 第104-108页 |
| 2.1 翻译过程 | 第104-105页 |
| 2.1.1 译前准备 | 第104页 |
| 2.1.2 翻译阶段 | 第104-105页 |
| 2.1.3 审校阶段 | 第105页 |
| 2.2 目的论(Skopos Theory) | 第105-108页 |
| 2.2.1 产生与发展 | 第105-106页 |
| 2.2.2 运用原则 | 第106-107页 |
| 2.2.3 评价标准 | 第107-108页 |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第108-119页 |
| 3.1 目的原则指导下语言与句式的处理翻译 | 第108-113页 |
| 3.2 连贯性原则指导下修辞格的翻译 | 第113-116页 |
| 3.3 忠实性与忠诚性原则指导下文化因素的翻译 | 第116-119页 |
| 第四章 总结 | 第119-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