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准噶尔盆地哈山斜坡带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7-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9页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勘探现状及存在关键问题第11-15页
        1.2.1 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2 存在问题第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17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区域构造特征第19-30页
    2.1 区域构造背景第19-22页
    2.2 地质结构特征第22-24页
    2.3 断裂体系特征第24-30页
第三章 层序地层结构第30-47页
    3.1 层序地层格架第30-35页
        3.1.1 层序界面特征第30-34页
        3.1.2 层序地层格架第34-35页
    3.2 层序地层发育特征第35-42页
        3.2.1 层序发育特征第35-41页
        3.2.2 层序构成样式第41-42页
    3.3 层序地层演化特征第42-44页
    3.4 层序发育控制因素第44-47页
第四章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体系第47-70页
    4.1 沉积背景分析第47-50页
        4.1.1 古地貌第47页
        4.1.2 古物源第47-50页
    4.2 主要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第50-70页
        4.2.1 相标志及沉积特征第50-58页
        4.2.2 沉积演化特征第58-70页
第五章 圈闭发育规律第70-87页
    5.1 油藏类型第70-72页
    5.2 沉积层序对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第72-76页
        5.2.1 沉积体系域控砂特征第72-73页
        5.2.2 沉积层序控圈作用第73-76页
    5.3 不整合对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第76-84页
        5.3.1 风化粘土层特征第76-82页
        5.3.2 不整合控圈作用第82-84页
    5.4 圈闭发育规律第84-87页
第六章 输导体系第87-126页
    6.1 油源对比第87-100页
        6.1.1 烃源岩特征第87-91页
        6.1.2 原油特征第91-94页
        6.1.3 原油成因类型第94-100页
    6.2 不整合输导性分析第100-102页
    6.3 骨架砂体输导性分析第102-116页
        6.3.1 砂体发育特征第103-111页
        6.3.2 砂体物性特征第111-113页
        6.3.3 砂体输导定量评价第113-116页
    6.4 断层输导性分析第116-123页
        6.4.1 断层启闭性评价参数第117-118页
        6.4.2 断层输导性分析第118-123页
    6.5 油气输导格架第123-126页
        6.5.1 输导体系时间配置第123-124页
        6.5.2 输导体系空间配置关系第124页
        6.5.3 “断-毯”输导格架第124-126页
第七章 成藏控制因素第126-148页
    7.1 油气成藏期第126-129页
    7.2 成藏主控因素第129-145页
        7.2.1 构造控藏作用第129-131页
        7.2.2 断层控藏作用第131-133页
        7.2.3 圈闭控藏作用第133-135页
        7.2.4 毯砂控藏作用第135-142页
        7.2.5 保存条件影响作用第142-145页
    7.3 油气成藏模式第145-148页
结论第148-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0-162页
致谢第162-163页
作者简介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致密储层岩石物理建模及储层参数预测
下一篇:乙氧基羰基取代卟啉与咔咯金属配合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