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地震岩石物理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2 含流体孔隙介质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 储层参数预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岩石物理理论基础 | 第22-40页 |
2.1 等效介质理论 | 第22-27页 |
2.1.1 边界平均模型 | 第22-23页 |
2.1.2 包含物模型 | 第23-27页 |
2.2 孔隙介质的弹性波动理论 | 第27-38页 |
2.2.1 Gassmann理论及其改进理论 | 第27-30页 |
2.2.2 多孔介质的流体机制 | 第30-3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致密储层地震岩石物理模型构建 | 第40-74页 |
3.1 致密砂岩储层地震岩石物理模型 | 第40-50页 |
3.1.1 致密砂岩地震岩石物理模型构建 | 第40-43页 |
3.1.2 致密砂岩岩石物理模型参数分析 | 第43-46页 |
3.1.3 实际工区应用 | 第46-50页 |
3.2 页岩储层地震岩石物理模型 | 第50-59页 |
3.2.1 页岩储层特征分析 | 第50-54页 |
3.2.2 页岩储层各向异性地震岩石物理模型构建 | 第54-56页 |
3.2.3 实际工区应用 | 第56-59页 |
3.3 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储层物性参数变化对波场特征的影响 | 第59-73页 |
3.3.1 孔隙度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66-68页 |
3.3.2 裂缝纵横比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68-69页 |
3.3.3 裂缝密度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69-71页 |
3.3.4 流体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71-7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基于岩石物理建模的储层流体因子构建 | 第74-92页 |
4.1 地震储层流体因子 | 第74-75页 |
4.2 岩石物理模板构建 | 第75-78页 |
4.3 基于岩石物理模板的组合流体因子 | 第78-81页 |
4.4 组合流体因子输入数据的估计 | 第81-85页 |
4.4.1 反射系数近似方程的推导 | 第81-82页 |
4.4.2 基于地震反演的输入数据估计 | 第82-84页 |
4.4.3 方法试算 | 第84-85页 |
4.5 实际工区应用 | 第85-90页 |
4.5.1 应用实例一 | 第85-87页 |
4.5.2 应用实例二 | 第87-9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五章 基于岩石物理逆建模方法的储层物性参数预测 | 第92-117页 |
5.1 岩石物理建模 | 第92-95页 |
5.2 岩石物理逆建模 | 第95-104页 |
5.2.1 逆建模原理 | 第95-99页 |
5.2.2 模型约束 | 第99页 |
5.2.3 模型试算 | 第99-102页 |
5.2.4 实际工区应用 | 第102-104页 |
5.3 扩展的岩石物理逆建模方法 | 第104-112页 |
5.3.1 方法原理 | 第104-106页 |
5.3.2 输入数据的适用性分析 | 第106-107页 |
5.3.3 模型试算 | 第107-110页 |
5.3.4 实际工区应用 | 第110-112页 |
5.4 页岩储层岩石物理逆建模 | 第112-116页 |
5.4.1 方法原理 | 第112-114页 |
5.4.2 模型试算 | 第114-116页 |
5.4.3 实际工区应用 | 第11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作者简介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