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致密储层岩石物理建模及储层参数预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1.2.1 地震岩石物理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2 含流体孔隙介质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3 储层参数预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岩石物理理论基础第22-40页
    2.1 等效介质理论第22-27页
        2.1.1 边界平均模型第22-23页
        2.1.2 包含物模型第23-27页
    2.2 孔隙介质的弹性波动理论第27-38页
        2.2.1 Gassmann理论及其改进理论第27-30页
        2.2.2 多孔介质的流体机制第30-38页
    2.3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致密储层地震岩石物理模型构建第40-74页
    3.1 致密砂岩储层地震岩石物理模型第40-50页
        3.1.1 致密砂岩地震岩石物理模型构建第40-43页
        3.1.2 致密砂岩岩石物理模型参数分析第43-46页
        3.1.3 实际工区应用第46-50页
    3.2 页岩储层地震岩石物理模型第50-59页
        3.2.1 页岩储层特征分析第50-54页
        3.2.2 页岩储层各向异性地震岩石物理模型构建第54-56页
        3.2.3 实际工区应用第56-59页
    3.3 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储层物性参数变化对波场特征的影响第59-73页
        3.3.1 孔隙度对地震响应的影响第66-68页
        3.3.2 裂缝纵横比对地震响应的影响第68-69页
        3.3.3 裂缝密度对地震响应的影响第69-71页
        3.3.4 流体对地震响应的影响第71-73页
    3.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基于岩石物理建模的储层流体因子构建第74-92页
    4.1 地震储层流体因子第74-75页
    4.2 岩石物理模板构建第75-78页
    4.3 基于岩石物理模板的组合流体因子第78-81页
    4.4 组合流体因子输入数据的估计第81-85页
        4.4.1 反射系数近似方程的推导第81-82页
        4.4.2 基于地震反演的输入数据估计第82-84页
        4.4.3 方法试算第84-85页
    4.5 实际工区应用第85-90页
        4.5.1 应用实例一第85-87页
        4.5.2 应用实例二第87-90页
    4.6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五章 基于岩石物理逆建模方法的储层物性参数预测第92-117页
    5.1 岩石物理建模第92-95页
    5.2 岩石物理逆建模第95-104页
        5.2.1 逆建模原理第95-99页
        5.2.2 模型约束第99页
        5.2.3 模型试算第99-102页
        5.2.4 实际工区应用第102-104页
    5.3 扩展的岩石物理逆建模方法第104-112页
        5.3.1 方法原理第104-106页
        5.3.2 输入数据的适用性分析第106-107页
        5.3.3 模型试算第107-110页
        5.3.4 实际工区应用第110-112页
    5.4 页岩储层岩石物理逆建模第112-116页
        5.4.1 方法原理第112-114页
        5.4.2 模型试算第114-116页
        5.4.3 实际工区应用第116页
    5.5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结论与认识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0-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作者简介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古特提斯洋大陆边缘二叠纪硅质岩成因研究
下一篇:准噶尔盆地哈山斜坡带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