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基于SOLO分类理论探究微课在高一化学必修1中的应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问题的提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第10页
        1.1.2 基础教育的现实要求第10-11页
    1.2 已有研究综述第11-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9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1.3.1 研究目的第19页
        1.3.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0-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20页
        1.4.2 研究方法第20-22页
2 理论基础第22-24页
    2.1 认知负荷理论第22页
    2.2 掌握学习理论第22页
    2.3 趋同进化理论第22页
    2.4 SOLO分类理论第22-24页
3 微课应用现状及学情分析第24-31页
    3.1 具体学情及微课应用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第24-28页
        3.1.1 调查的内容和目的第24页
        3.1.2 调查对象第24页
        3.1.3 调查方法第24页
        3.1.4 调查结果及分析第24-28页
    3.2 微课应用前学情分析第28-31页
        3.2.1 学情分析的内容和意义第28页
        3.2.2 学情分析对象第28页
        3.2.3 学情分析方法第28页
        3.2.4 学情分析过程与结果第28-31页
4 微课应用策略研究第31-39页
    4.1 基于课标与教材的分析第31-32页
        4.1.1 课标分析第31页
        4.1.2 教材分析第31-32页
    4.2 SOLO等级与知识分类二维表第32-33页
    4.3 微课应用策略的提出第33-36页
        4.3.1 分析教学目标,筛选微课资源第33页
        4.3.2 洞悉学生情况,确定微课内容第33-34页
        4.3.3 了解个体特点,选择微课形式第34-35页
        4.3.4 结合教学需要,改善课堂氛围第35页
        4.3.5 巩固知识结构,设计微课练习第35-36页
        4.3.6 注重反思评价,确保微课效果第36页
    4.4 微课的实施案例第36-39页
        4.4.1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第36页
        4.4.2 微课选择与应用第36-38页
        4.4.3 反馈评价第38-39页
5 微课应用效果分析第39-43页
    5.1 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第39-41页
        5.1.1 调查的内容和目的第39页
        5.1.2 调查对象第39页
        5.1.3 调查方法第39页
        5.1.4 调查结果及分析第39-41页
    5.2 微课应用的教学效果分析第41-43页
        5.2.1 学业成绩分析第41页
        5.2.2 SOLO等级流动情况分析第41-43页
6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43-46页
    6.1 研究结论第43-44页
    6.2 关于教学策略的讨论第44-45页
    6.3 本研究的不足第45-46页
7 反思及展望第46-47页
注释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1 微课制作过程及系列成品第50-51页
附录2 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第51-52页
附录3 高中生化学学习情况及微课应用现状调查问卷第52-54页
附录4 SOLO等级分类具体案例分析第54-56页
附录5 知识地图的绘制案例第56-57页
附表6 学生成绩统计表第57-59页
附录7 微课应用后测调查问卷及学生访谈记录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光谱成像的西兰花农药残留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FPGA嵌入式视觉的目标定位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