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2-20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研究背景 | 第12页 |
2、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3、研究现状评析 | 第17-18页 |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20页 |
1、研究内容 | 第18页 |
2、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二、高校国防教育相关理论及发展概述 | 第20-29页 |
(一)国防教育的概念解析 | 第20-21页 |
1、国防教育 | 第20页 |
2、高校国防教育 | 第20-21页 |
3、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 第21页 |
(二)基本理论 | 第21-25页 |
1、马克思主义经典军事理论 | 第21-23页 |
2、党和国家的国防建设理论 | 第23-25页 |
(三)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发展概述 | 第25-29页 |
1、高校国防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 | 第25-26页 |
2、开展高校国防教育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3、开展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 | 第27-29页 |
三、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 | 第29-34页 |
(一)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1、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 第29页 |
2、是探索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 第29页 |
3、是政府部门科学管理国防教育的重要依据 | 第29-30页 |
(二)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依据 | 第30-31页 |
(三)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 | 第31-34页 |
1、国防意识的树立和认同 | 第31页 |
2、国防知识的了解程度 | 第31-32页 |
3、国防军事技能的掌握程度 | 第32页 |
4、国防作风的培育情况 | 第32-34页 |
四、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研究 | 第34-56页 |
(一) 调查概况 | 第34-35页 |
1、调查目的 | 第34页 |
2、调查对象 | 第34页 |
3、调查的程序方法 | 第34-35页 |
4、调查的主要内容 | 第35页 |
(二)广东省高校国防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 第35-38页 |
1、高校国防教育管理法制化 | 第35-36页 |
2、构建了以军训为主的国防教育教学体系 | 第36-37页 |
3、具有广东特色的国防教育活动初见成效 | 第37-38页 |
(三)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50页 |
1、国防安全观念领域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1)居安思危意识淡薄 | 第38-39页 |
(2)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认同感不足 | 第39-40页 |
(3)对军事训练等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 第40-41页 |
2、国防知识领域存在的问题 | 第41-45页 |
(1)对国防教育概念缺乏深入了解 | 第41-43页 |
(2)国防基础知识掌握参差不齐 | 第43页 |
(3)学生获取国防知识途径单一,教育活动流于形式 | 第43-44页 |
(4)国防教育课程满意度不够 | 第44-45页 |
3、国防技能获取中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1)学生对自身军事技能掌握情况缺乏了解 | 第45-46页 |
(2)基本军事技能掌握不全面 | 第46页 |
(3)军训实际效果不突出,缺乏持续性 | 第46-47页 |
4、国防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7-50页 |
(1) 组织纪律作风不严 | 第47-48页 |
(2)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作风减弱 | 第48页 |
(3)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不突出 | 第48-49页 |
(4)高度自觉主动的作风不明显 | 第49-50页 |
(四)影响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 第50-56页 |
1、国防教育工作机制的影响 | 第50-51页 |
2、教育主体因素的影响 | 第51-52页 |
(1)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 | 第51页 |
(2)教师授课形式与手段落后 | 第51-52页 |
3、教育客体因素的影响 | 第52-54页 |
(1)学生综合素质差异大 | 第52-53页 |
(2)缺乏主人翁意识 | 第53页 |
(3)以“就业”为终极目的的学习心理 | 第53-54页 |
4、教育条件因素的影响 | 第54-56页 |
(1)教材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 第54页 |
(2)国防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 第54-56页 |
五、增强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思考 | 第56-69页 |
(一)完善国防教育的体制机制,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 第56-58页 |
1、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强化制度支撑 | 第56-57页 |
2、明确领导机构与职能范围,落实主体责任 | 第57页 |
3、建立有效的国防教育保障与监督机制 | 第57-58页 |
(二) 加强思想引领,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 | 第58-60页 |
1、以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灵魂 | 第58页 |
2、以习总书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 | 第58-59页 |
3、为高校国防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强学生国防观念 | 第59-60页 |
(三)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实效性 | 第60-63页 |
1、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鼓励国防教育学科发展 | 第60页 |
2、规范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系统 | 第60-62页 |
3、健全师资培养制度 | 第62-63页 |
4、建立动态教学反馈系统 | 第63页 |
(四)重视军事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国防技能 | 第63-64页 |
1、建立固定军训基地,规范军训活动 | 第63-64页 |
2、配备充足的体育训练器材 | 第64页 |
(五)创新高校国防教育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 第64-69页 |
1、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实现高校国防教育“互联网+” | 第65-66页 |
2、尊重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 | 第66-67页 |
3、加强与部队、企业、社区之间交流合作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