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社会支持与人际归因对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友谊质量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引言第10-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1 初中生友谊的界定第12-13页
    1.2 初中生友谊的影响因素第13-15页
        1.2.1 社会支持第13页
        1.2.2 社交归因第13-15页
    1.3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第15-17页
        1.3.1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定义第15页
        1.3.2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1.3.3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第16-17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9页
        1.4.1 研究目的第17页
        1.4.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4.3 研究假设第18-19页
2 研究一 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友谊质量的调查研究第19-25页
    2.1 研究目的第19页
    2.2 研究对象第19页
    2.3 研究工具第19-20页
    2.4 问卷实施和数据管理第20页
    2.5 研究结果第20-25页
        2.5.1 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友谊质量的基本特征第20页
        2.5.2 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友谊质量的性别差异第20-21页
        2.5.3 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友谊质量的独生子女差异第21-22页
        2.5.4 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友谊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第22-23页
        2.5.5 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友谊质量和人际归因的相关分析第23页
        2.5.6 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友谊质量和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第23-24页
        2.5.7 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友谊质量和人际归因的回归分析第24-25页
3 研究二 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友谊质量的干预研究第25-35页
    3.1 研究目的第25页
    3.2 研究程序第25页
    3.3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实施计划第25-27页
    3.4 研究结果第27-35页
        3.4.1 实验组-对照组前测统计分析结果第27-29页
        3.4.2 实验组前-后测统计分析结果第29-31页
        3.4.3 对照组前-后测统计分析结果第31-32页
        3.4.4 实验组-对照组后测统计分析结果第32-34页
        3.4.5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学生主观评定第34-35页
4 分析与讨论第35-38页
    4.1 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友谊质量的特征第35-36页
    4.2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分析第36-38页
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38-39页
6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附录第43-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尊与青少年网络社交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以QQ说说为例
下一篇:一位农村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