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贡献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3页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2章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基础第14-23页
    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第14-18页
        2.1.1 科学的社会主义第14-16页
        2.1.2 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替代第16-17页
        2.1.3 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第17-18页
    2.2 列宁探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第18-20页
        2.2.1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第18-19页
        2.2.2 恢复和发展大工业第19页
        2.2.3 实行新经济政策第19-20页
    2.3 斯大林探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第20-23页
        2.3.1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第20-21页
        2.3.2“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第21-23页
第3章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和进程第23-30页
    3.1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第23-26页
        3.1.1 国内政治环境发生变化,整体局势错综复杂第23-25页
        3.1.2 国际形势持续动荡,战争与和平、革命与发展相互交织第25-26页
    3.2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进程第26-30页
        3.2.1 酝酿奠定阶段第27页
        3.2.2 曲折发展阶段第27-28页
        3.2.3 重大失误阶段第28-30页
第4章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贡献第30-41页
    4.1 明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立足本国国情第30-32页
        4.1.1 重视对国情的分析和把握第30-31页
        4.1.2 学习外国经验必须结合本国国情第31-32页
    4.2 强调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第32-33页
        4.2.1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32页
        4.2.2 重视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第32-33页
    4.3 规划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蓝图第33-36页
        4.3.1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第33-34页
        4.3.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步骤第34-35页
        4.3.3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方针第35-36页
    4.4 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第36-38页
        4.4.1 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第36页
        4.4.2 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第36-37页
        4.4.3 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第37-38页
    4.5 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若干重要理论第38-41页
        4.5.1 社会主义阶段论第38-39页
        4.5.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第39页
        4.5.3 社会主义统筹兼顾论第39-41页
第5章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第41-48页
    5.1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41-43页
    5.2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具体结合第43-45页
    5.3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第45-46页
    5.4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正确使用“民主”的方法,努力健全法制第46-48页
总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严三实”视域下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建设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家庭亲密度、自我和谐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