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17-2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7-2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7-2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2.3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5-2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7-57页 |
2.1 会计准则变革研究综述 | 第27-45页 |
2.1.1 文献统计与主题分布 | 第27-32页 |
2.1.2 会计准则变革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 第32-36页 |
2.1.3 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第36-39页 |
2.1.4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 | 第39-41页 |
2.1.5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非财务行为的影响 | 第41-43页 |
2.1.6 会计准则变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43-45页 |
2.2 资本配置效率研究综述 | 第45-51页 |
2.2.1 资本配置效率的构成与度量 | 第45-47页 |
2.2.2 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47页 |
2.2.3 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 第47-51页 |
2.3 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综述 | 第51-54页 |
2.3.1 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 第51-53页 |
2.3.2 会计准则变革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54-57页 |
3 制度背景与理论框架 | 第57-76页 |
3.1 会计准则变革的历史回顾 | 第57-64页 |
3.1.1 国际会计准则变革 | 第57-60页 |
3.1.2 我国会计准则变革 | 第60-64页 |
3.2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 | 第64-71页 |
3.2.1 效应、预期效应与非预期效应的概念界定 | 第64-65页 |
3.2.2 基于会计准则目标的预期效应与非预期效应的范畴界定 | 第65-66页 |
3.2.3 会计准则变革非预期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66-68页 |
3.2.4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系统框架 | 第68-71页 |
3.3 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配置的非预期效应框架 | 第71-75页 |
3.3.1 资本配置研究内容框架 | 第71-73页 |
3.3.2 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配置的非预期效应框架 | 第73-7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4 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非预期效应理论分析 | 第76-89页 |
4.1 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基本模型构建 | 第77-80页 |
4.1.1 事件顺序与基本假定 | 第77-78页 |
4.1.2 投资固定时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 第78-80页 |
4.2 投资内生时会计准则变革的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 第80-83页 |
4.2.1 会计准则变革与企业投资变化 | 第80-81页 |
4.2.2 企业投资变化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反转效应 | 第81-83页 |
4.3 存在代理问题时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 第83-87页 |
4.3.1 第一类代理问题的影响 | 第83-86页 |
4.3.2 第二类代理问题的影响 | 第86-8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5 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非预期效应实证检验 | 第89-112页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89-93页 |
5.1.1 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直接效应 | 第89-92页 |
5.1.2 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间接效应 | 第92-93页 |
5.2 研究设计 | 第93-97页 |
5.2.1 样本与数据 | 第93-94页 |
5.2.2 主要变量的度量 | 第94-96页 |
5.2.3 模型设计 | 第96-97页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97-101页 |
5.3.1 描述性统计 | 第97-99页 |
5.3.2 相关性分析 | 第99页 |
5.3.3 多元回归分析 | 第99-101页 |
5.4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的进一步检验 | 第101-107页 |
5.4.1 会计准则变革、会计信息相关性与权益资本成本 | 第102-105页 |
5.4.2 会计准则变革、会计信息可靠性与权益资本成本 | 第105-107页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107-11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6 会计准则变革对权益成本与债务成本的非对称效应研究 | 第112-141页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113-118页 |
6.1.1 会计准则变革与会计稳健性 | 第113-115页 |
6.1.2 会计准则变革、会计稳健性与资本成本 | 第115-118页 |
6.2 研究设计 | 第118-125页 |
6.2.1 样本与数据 | 第118-120页 |
6.2.2 主要变量的度量 | 第120-122页 |
6.2.3 模型设计 | 第122-125页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25-132页 |
6.3.1 描述性统计 | 第125-126页 |
6.3.2 相关性分析 | 第126-128页 |
6.3.3 多元回归分析 | 第128-132页 |
6.4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第132-139页 |
6.4.1 基于双时间虚拟变量的进一步分析 | 第132-134页 |
6.4.2 基于内生转换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 第134-135页 |
6.4.3 会计稳健性度量的替换 | 第135-137页 |
6.4.4 解释变量作滞后一期调整 | 第137-13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39-141页 |
7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间接非预期效应研究 | 第141-159页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141-145页 |
7.1.1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债务融资 | 第141-143页 |
7.1.2 会计准则变革及其时间效应的影响 | 第143-145页 |
7.2 研究设计 | 第145-148页 |
7.2.1 样本与数据 | 第145-146页 |
7.2.2 模型设计 | 第146-148页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48-152页 |
7.3.1 描述性统计 | 第148页 |
7.3.2 相关性分析 | 第148-149页 |
7.3.3 多元回归分析 | 第149-152页 |
7.4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第152-158页 |
7.4.1 基于双时间虚拟变量的进一步分析 | 第152-153页 |
7.4.2 会计稳健性度量的替换 | 第153页 |
7.4.3 解释变量作滞后一期调整 | 第153-158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58-159页 |
8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溢出效应研究 | 第159-188页 |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160-165页 |
8.1.1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投资效率 | 第160-163页 |
8.1.2 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 | 第163-165页 |
8.2 研究设计 | 第165-170页 |
8.2.1 样本与数据 | 第165页 |
8.2.2 主要变量的度量 | 第165-168页 |
8.2.3 模型设计 | 第168-170页 |
8.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70-174页 |
8.3.1 描述性统计 | 第170-171页 |
8.3.2 相关性分析 | 第171-172页 |
8.3.3 多元回归分析 | 第172-174页 |
8.4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第174-186页 |
8.4.1 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分析 | 第174-177页 |
8.4.2 区分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的进一步分析 | 第177-179页 |
8.4.3 可比性度量的调整 | 第179-182页 |
8.4.4 投资效率度量的调整 | 第182-184页 |
8.4.5 进一步排除内生性问题的干扰 | 第184-186页 |
8.5 本章小结 | 第186-188页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88-194页 |
9.1 研究结论 | 第188-190页 |
9.2 政策建议 | 第190-192页 |
9.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192-194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第194-196页 |
附录 | 第196-19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9-223页 |
后记 | 第223-2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