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9页 |
2. 高校辅导员面临多重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10-12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一) 国内外关于压力和工作压力定义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的相关研究 | 第13-17页 |
(三) 国外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的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工作压力管理理论 | 第20-30页 |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 | 第20-25页 |
1.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 第20-21页 |
2.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 第21-24页 |
3. 人本策略 | 第24-25页 |
(二) 工作压力管理理论 | 第25-26页 |
(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健康观与压力 | 第26-30页 |
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健康观 | 第26-27页 |
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健康观与压力 | 第27-30页 |
三、广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30-4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二) 研究假设 | 第3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30-33页 |
1. 研究对象 | 第30-31页 |
2. 研究工具 | 第31-32页 |
3. 数据处理 | 第32页 |
4.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 第32-33页 |
(四) 研究结果 | 第33-36页 |
1. 广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的总体状况 | 第33-34页 |
2. 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34-36页 |
(五) 讨论与分析 | 第36-40页 |
1. 广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状况的总体分析 | 第36-39页 |
2. 广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第39页 |
3. 广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在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 第39页 |
4. 广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在职称上的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六)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四、人本策略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管理中的应用 | 第41-51页 |
(一) 激发自我潜能,对工作性质所带来的压力进行管理 | 第42-45页 |
1. 静坐冥想 | 第42-43页 |
2. 自我觉察 | 第43页 |
3. 想象 | 第43-44页 |
4. 自我实现 | 第44页 |
5. 正向思考 | 第44页 |
6. 内省 | 第44-45页 |
(二) 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管理与评价中体现关怀与接纳 | 第45-47页 |
1. 完善高校辅导员考核制度,满足高校辅导员的尊重需求 | 第45-46页 |
2. 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满足高校辅导员的归属和爱的需求 | 第46页 |
3. 创造条件,满足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实现需求 | 第46-47页 |
(三) 正确认知,发挥积极品质,有效管理工作压力 | 第47-49页 |
1. 了解自己,准确定位 | 第47页 |
2. 正确评价外界事物,保持乐观态度 | 第47-48页 |
3. 提升胜任力,努力成为“充分发挥机能的人” | 第48-49页 |
(四) 社会支持——一种抵制压力的资源 | 第49-51页 |
1. 联结资源和人 | 第49页 |
2. 无偏见无批判 | 第49-50页 |
3. 关怀自己与他人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