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框架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1.4.1 可能的创新 | 第13页 |
1.4.2 可能的不足 | 第13-14页 |
2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4-20页 |
2.1 资金的概念、分类与作用 | 第14-15页 |
2.1.1 资金的概念与分类 | 第14页 |
2.1.2 资金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 第14-15页 |
2.2 财政存量资金的概念、分类与作用 | 第15-17页 |
2.2.1 财政存量资金的概念与分类 | 第15-16页 |
2.2.2 财政存量资金的作用 | 第16-17页 |
2.3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17-20页 |
2.3.1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2.3.2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意义 | 第18-20页 |
3 财政存量资金的现状与形成原因 | 第20-30页 |
3.1 财政存量资金的现状 | 第20-21页 |
3.2 财政存量资金的形成原因 | 第21-30页 |
3.2.1 预算编制前的体制缺陷 | 第21-22页 |
3.2.2 预算编制中的制度与方法缺陷 | 第22-25页 |
3.2.3 预算执行中的不足 | 第25-28页 |
3.2.4 预算执行后的审查与评价不足 | 第28-30页 |
4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实践与探索 | 第30-40页 |
4.1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政策 | 第31-33页 |
4.1.1 中央层面的政策 | 第31-32页 |
4.1.2 地方层面的政策 | 第32-33页 |
4.2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做法 | 第33-35页 |
4.2.1 云南省的做法 | 第33-34页 |
4.2.2 山东省的做法 | 第34-35页 |
4.2.3 青海省的做法 | 第35页 |
4.3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评价 | 第35-40页 |
4.3.1 政策存在部分瑕疵 | 第36页 |
4.3.2 财政存量资金未能及时、足额回收 | 第36页 |
4.3.3 收回的结转结余资金再次沉积 | 第36-37页 |
4.3.4 国库现金管理效果欠佳 | 第37页 |
4.3.5 仍有新增财政存量资金 | 第37-40页 |
5 美国激活“闲置公共资金”的做法与经验借鉴 | 第40-48页 |
5.1 美国激活“闲置公共资金”的做法 | 第40-45页 |
5.1.1 国库现金管理 | 第40-42页 |
5.1.2 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 第42-43页 |
5.1.3 强化预算审批的权利制衡 | 第43-44页 |
5.1.4 保障预算执行的严谨高效 | 第44页 |
5.1.5 实现预算审核的严肃有力 | 第44-45页 |
5.1.6 实施预算公开和绩效预算 | 第45页 |
5.2 美国激活“闲置公共资金”的经验借鉴 | 第45-48页 |
6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政策建议 | 第48-56页 |
6.1 盘活现有财政存量资金的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6.1.1 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 | 第48页 |
6.1.2 保障财政存量资金及时收回与有效使用 | 第48-49页 |
6.1.3 加强国库现金管理 | 第49页 |
6.1.4 推广地方先进做法 | 第49-50页 |
6.2 减少新增财政存量资金的政策建议 | 第50-56页 |
6.2.1 完善预算编制前的体制机制 | 第50-51页 |
6.2.2 完善预算体系和编制方法 | 第51-52页 |
6.2.3 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第52-53页 |
6.2.4 规范预算执行 | 第53-54页 |
6.2.5 加强预算公开、预算监督和绩效管理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后记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