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酪氨酰-tRNA合成酶突变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和基因编码非天然氨基酸设计荧光蛋白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部分: 酪氨酰-tRNA合成酶突变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第16-55页
    第一章 X-射线晶体学解析蛋白质结构第16-27页
        1.1 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概述第16-19页
        1.2 蛋白质晶体的获得第19-21页
            1.2.1 高纯度高均一性蛋白的获得第19-20页
            1.2.2 蛋白质结晶方法第20-21页
        1.3 蛋白质晶体的筛选与优化第21-22页
        1.4 蛋白质晶体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22-24页
        1.5 模型的搭建与结构的修正第24-27页
    第二章 酪氨酰-tRNA合成酶突变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第27-55页
        2.1 背景介绍第27-32页
            2.1.1 酪氨酸酚裂解酶(TPL)转化合成3,5-二氟-L-酪氨酸第27-29页
                2.1.1.1 酪氨酸酚裂解酶的发现第27-28页
                2.1.1.2 酪氨酸酚裂解酶的作用机理第28-29页
                2.1.1.3 酪氨酸酚裂解酶的应用第29页
            2.1.2 用~(19)F核磁共振研究蛋白质动态构象变化第29-30页
            2.1.3 突变合成酶的结构研究第30-32页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2-37页
            2.2.1 实验仪器第32-33页
            2.2.2 实验方法第33-37页
                2.2.2.1 TPL的表达纯化第33-34页
                2.2.2.2 SDS-PAGE检测TPL第34-36页
                2.2.2.3 TPL酶催化反应第36页
                2.2.2.4 转化产物的分离纯化第36-37页
                2.2.2.5 3,5-二氟-L-酪氨酸化学结构的鉴定第37页
        2.3 实验结果第37-54页
            2.3.1. 酪氨酸酚裂解酶转化合成3,5-二氟-L-酪氨酸第37-42页
            2.3.2 编码3,5-二氟-L-酪氨酸的氨酰-tRNA合成酶的筛选第42-43页
            2.3.3 F2YRS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43-44页
            2.2.4 复合物晶体的获得与结构解析第44-48页
            2.2.5 ~(19)F核磁共振研究蛋白质动态构象第48-54页
        2.4 本章总结第54-55页
第二部分: 基因编码非天然氨基酸设计荧光蛋白第55-102页
    第一章 扩展遗产密码子技术的介绍第55-61页
        1.1 背景介绍第55-61页
            1.1.1 正交的tRNA密码子对第56-60页
            1.1.2 扩展遗传密码子技术的展望第60-61页
    第二章 荧光蛋白概述第61-67页
        2.1 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第61-62页
        2.2 荧光蛋白的基本原理第62-64页
        2.3 荧光蛋白的应用第64-65页
        2.4 荧光蛋白和UAA第65-67页
    第三章 基因编码非天然氨基酸探究生物电子转移第67-79页
        3.1 电子转移概况背景介绍第67-68页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68-72页
            3.2.1 实验材料第68页
            3.2.2 试验方法第68-72页
                3.2.2.1 常用试剂配制和使用方法第68-69页
                3.2.2.2 3-吡唑基酪氨酸(pyTyr)的合成和鉴定第69-70页
                3.2.2.3 3-吡唑基酪氨酸(pyTyr)插入系统的构建第70页
                3.2.2.4 GFP-Tyr151pyTyr的结构生物学第70-72页
        3.3 实验结果第72-78页
            3.3.1 3-吡唑基酪氨酸插入GFP151的质谱鉴定第72-73页
            3.3.2 GFP-151pyTyrCu复合物晶体结构的获得与结构解析第73-76页
            3.3.3 实验结果综合分析第76-78页
                3.3.3.1 GFP不同位置插入pyTyr电子传递的速率第76-78页
        3.4 本章总结第78-79页
    第四章 HqAla拓展荧光蛋白发色团第79-92页
        4.1 研究背景第79页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79-84页
            4.2.1 实验材料第79-84页
                4.2.1.1 8-羟基喹啉丙氨酸(HqAla)的转化合成第79-81页
                4.2.1.2 8-羟基喹啉丙氨酸(HqAla)插入系统的构建第81页
                4.2.1.3 sfGFP-66-HqAla的结构生物学第81-84页
        4.3 实验结果第84-91页
            4.3.1 HqAla插入sfGFP66TAG的质谱鉴定第84-86页
            4.3.2 sfGFP-66-HqAla晶体结构的获得与结构解析第86-88页
            4.3.3 实验结果综合分析第88-91页
        4.4 本章总结第91-92页
    第五章 其它编码非天然氨基酸的蛋白质结构解析及分析第92-102页
        5.1 PsmOrange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第92-95页
            5.1.1 PsmOrange的表达纯化和晶体筛选第92-93页
            5.1.2 PsmOrange的结构解析第93-95页
        5.2 iLOV蛋白pka的表征第95-102页
            5.2.1 背景简介第95页
            5.2.2 iLov486C12Y蛋白晶体结构的获得与结构解析第95-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云金芽胞杆菌噬菌体基因组学分析及新型噬菌体穿孔素蛋白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磁力引导操作的细胞三维组装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