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数学论文--动力系统理论论文

神经元模型的放电特性与相位同步现象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1.1 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及在神经系统研究中的作用第12-15页
        1.1.1 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第12-13页
        1.1.2 非线性动力学在神经系统研究中的作用第13-15页
    1.2 神经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5-22页
        1.2.1 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数学模型第15-21页
        1.2.2 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动力学研究第21-22页
    1.3 神经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第22-29页
        1.3.1 快慢动力学分析第22-24页
        1.3.2 相平面分析第24-25页
        1.3.3 峰峰间距分岔图第25-26页
        1.3.4 Lyapunov指数谱第26-27页
        1.3.5 耦合系统的相位同步指标第27-29页
        1.3.6 神经传导编码的指标第29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分岔理论的基本知识第31-57页
    2.1 分岔的基本概念第31-32页
    2.2 余维1分岔的规范形分析第32-37页
        2.2.1 鞍-结点分岔的规范形第32-34页
        2.2.2 Hopf分岔的规范形第34-37页
    2.3 神经元模型中平衡点的分岔第37-39页
    2.4 神经元模型中极限环的分岔第39-42页
    2.5 余维2分岔概述第42-55页
        2.5.1 中心流形理论第42-44页
        2.5.2 Cusp分岔第44-45页
        2.5.3 Bautin (generalized Hopf)分岔第45-48页
        2.5.4 Bogdanov-Takens(零-零)分岔第48-55页
    2.6 神经元模型分岔现象的意义第55-57页
第三章 呼吸神经元模型的动力学分析第57-77页
    3.1 呼吸神经元的生物背景第57-58页
    3.2 呼吸神经元模型的建立第58-59页
    3.3 呼吸神经元模型的余维2分岔分析第59-66页
        3.3.1 (V_e,g_K)参数平面上的分岔第59-62页
        3.3.2 Bogdanov-Takens分岔研究第62-66页
    3.4 簇放电分类第66-71页
        3.4.1 “circle/homoclinic”型簇放电第67-68页
        3.4.2 “fold/homoclinic”型簇放电第68-70页
        3.4.3 “fold circle/homoclinic”型簇放电第70页
        3.4.4 “fold/Hopf”点点滞后环型簇放电第70-71页
    3.5 快子系统的Hopf分岔分析第71-75页
    3.6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四章 胰腺β细胞的分岔和放电节律模式研究第77-93页
    4.1 胰腺β细胞模型的研究现状第77-78页
    4.2 胰腺β细胞模型的建立第78-79页
    4.3 胰腺β细胞模型中周期解的转迁第79-82页
        4.3.1 时间常数对周期解的影响第79-80页
        4.3.2 钾离子电流对周期解的影响第80-81页
        4.3.3 抑制钾离子电流对周期解的影响第81-82页
    4.4 快子系统的平衡点分岔分析第82-91页
        4.4.1 余维1分岔分析第82-89页
        4.4.2 余维2分岔分析第89-91页
    4.5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五章 电耦合CA1锥体神经元的相位同步研究第93-104页
    5.1 耦合神经元的同步研究及意义第93-94页
    5.2 电耦合的CA1锥体神经元模型第94-95页
    5.3 电耦合CA1锥体神经元的同步状态第95-97页
    5.4 耦合神经元同步状态的转迁第97-99页
        5.4.1 耦合强度的影响第97-98页
        5.4.2 膜电容的影响第98-99页
    5.5 (g_c,C)参数平面的同步状态及周期解的转迁第99-100页
    5.6 同步性程度的研究第100-103页
    5.7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总结与展望第104-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5-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附件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伪狂犬病病毒gD蛋白与受体Nectin-1相互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Meta-分析方法及其在流行病学决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