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概述 | 第10-17页 |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概念 | 第10页 |
(二)认罪认罚从宽内涵解析 | 第10-13页 |
1、认罪涵义解析 | 第11页 |
2、认罚涵义解析 | 第11-12页 |
3、从宽涵义解析 | 第12页 |
4、认罪与认罚之间的联系 | 第12-13页 |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 | 第13-14页 |
1、适用的范围 | 第13页 |
2、参与的主体 | 第13-14页 |
3、适用的环节 | 第14页 |
(四)构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必要性 | 第14-17页 |
1、减轻刑事诉讼参与人的讼累 | 第14-15页 |
2、缓解司法机关的办案压力 | 第15页 |
3、有效保障被害人的权益 | 第15-16页 |
4、提升案件办理效率 | 第16页 |
5、体现刑事司法应有价值 | 第16-17页 |
二、域内外类似制度比较分析 | 第17-27页 |
(一) 域外国家类似制度比较分析 | 第17-22页 |
1、美国辩诉交易制度 | 第17页 |
2、英国辩诉交易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 第17-18页 |
3、德国刑事协商制度 | 第18-19页 |
4、法国庭前认罪答辩程序 | 第19页 |
5、域外国家类似制度之间对比分析 | 第19-20页 |
6、域外国家类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0-22页 |
(二) 我国现行的相类似制度分析 | 第22-27页 |
1、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 第23-24页 |
2、刑事和解制度 | 第24-25页 |
3、简易程序 | 第25页 |
4、刑事速裁程序 | 第25-26页 |
5、域内制度综评 | 第26-27页 |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检察机关权力带来的影响及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4页 |
(一)对检察机关权力运行带来的影响 | 第27-29页 |
1、对检察机关监督权带来的影响 | 第27-28页 |
2、对检察机关审查逮捕带来的影响 | 第28页 |
3、对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带来的影响 | 第28-29页 |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1、被追诉人认罪的自愿性难以保证 | 第29-30页 |
2、缺少律师的全程参与性 | 第30页 |
3、存在忽视被害人权利的情形 | 第30-31页 |
4、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内容缺少规范化 | 第31-32页 |
5、检察机关工作压力不断增加 | 第32页 |
6、检察机关受制自由裁量权小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 第32-34页 |
四、完善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34-40页 |
(一)保障被害人权益,赋予被害人启动程序否决权 | 第34页 |
(二)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 | 第34-35页 |
1、律师全程参与制度 | 第34-35页 |
2、证据开示制度 | 第35页 |
(三)明确案件的具体适用范围和从宽范围 | 第35-37页 |
1、明确案件的具体适用范围 | 第35-36页 |
2、明确从宽的限制范围 | 第36-37页 |
(四)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的程序性构建 | 第37-38页 |
1、审查逮捕环节 | 第37页 |
2、审查起诉环节 | 第37-38页 |
3、审判监督环节 | 第38页 |
(五)赋予被追诉人后悔权和有限上诉权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