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规划、勘测与设计论文--线路设计论文--曲线设计论文

山区干线公路回头曲线技术指标及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山区干线公路的发展第9-10页
        1.1.2 研究山区干线公路回头曲线的必要性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山区干线公路设置回头曲线的控制要素第17-24页
    2.1 山区干线公路回头曲线的界定第17-21页
        2.1.1 山区干线公路的定义与建设特点第17-20页
        2.1.2 回头曲线的界定第20-21页
    2.2 山区干线公路设置回头曲线的影响因素第21-23页
        2.2.1 回头曲线的地形条件第21-22页
        2.2.2 回头曲线的安全保障第22-23页
        2.2.3 回头曲线的经济性第23页
        2.2.4 回头曲线的环境保护第23页
        2.2.5 回头曲线的通行能力保障第23页
    2.3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山区干线公路回头曲线技术指标第24-52页
    3.1 实际行驶速度第24-26页
        3.1.1 主线设计速度及运行速度在山区干线公路回头曲线设计中的局限性第24页
        3.1.2 实际行驶速度第24-25页
        3.1.3 实际行驶速度的选用第25-26页
    3.2 山区干线公路回头曲线平面第26-32页
        3.2.1 回头曲线圆曲线最小半径第26-30页
        3.2.2 主、辅曲线间过渡段第30-32页
    3.3 山区干线公路回头曲线纵断面第32-42页
        3.3.1 回头曲线的最大纵坡第33-37页
        3.3.2 回头曲线的竖曲线第37-41页
        3.3.3 回头曲线平纵组合设计第41-42页
    3.4 山区干线公路回头曲线横断面第42-47页
        3.4.1 标准横断面组成第42-43页
        3.4.2 平曲线加宽设计第43-45页
        3.4.3 平曲线超高设计第45-46页
        3.4.4 回头曲线路段的视距第46-47页
    3.5 山区干线公路相邻回头曲线间过渡段指标第47-51页
        3.5.1 相邻回头曲线间过渡段界定第47-48页
        3.5.2 相邻回头曲线间过渡段的长度第48-51页
    3.6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基于Trucksim的山区干线公路回头曲线技术指标的安全性验证第52-70页
    4.1 Trucksim仿真软件的适用性第52-53页
    4.2 基于Trucksim的山区干线公路回头曲线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3-60页
        4.2.1 仿真模型中实验车辆的参数设置第53-56页
        4.2.2 仿真模型中驾驶员驾驶操作参数的设置第56-57页
        4.2.3 仿真模型中道路模型的设置第57-60页
    4.3 基于Trucksim的山区干线公路回头曲线技术指标的安全性验证第60-69页
        4.3.1 速度指标第60-62页
        4.3.2 汽车操作稳定性指标第62-66页
        4.3.3 驾驶员驾驶感受指标第66-69页
    4.4 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山区干线公路回头曲线安全保障措施第70-79页
    5.1 回头曲线路段的限速第70-75页
        5.5.1 限速的必要性第70-71页
        5.5.2 限速对通行能力的影响第71-72页
        5.5.3 限速方法第72-75页
    5.2 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第75-76页
    5.3 提升路面的摩擦系数第76-77页
    5.4 避险车道的设置第77-78页
    5.5 小结第78-79页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79-80页
    创新点第80页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附录第84-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区普通干线公路速度控制设施安全效益及配置分析
下一篇:小区交通开放路网设计方法研究及优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