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工业以太网在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1.1 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概况第12-13页
        1.1.1 轨道交通发展状况第12页
        1.1.2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发展第12-13页
        1.1.3 现阶段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结构特点第13页
    1.2 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特殊性第13-15页
        1.2.1 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特殊性第13-15页
        1.2.2 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第15页
    1.3 研究内容和全文结构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全文结构第16-17页
第二章 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第17-23页
    2.1 前言第17页
    2.2 控制中心调度主站系统功能第17-18页
        2.2.1 控制中心调度主站功能需求第17页
        2.2.2 网络节点及功能第17-18页
    2.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需求第18-19页
    2.4 通信系统功能需求第19-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三章 工业以太网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监控中的应用第23-39页
    3.1 前言第23页
    3.2 以太网第23-26页
        3.2.1 标准以太网第23-24页
        3.2.2 以太网的优点第24-26页
    3.3 工业以太网第26-28页
        3.3.1 传统以太网在工业中应用的缺点第26-27页
        3.3.2 以太网工业应用的解决机制第27-28页
    3.4 工业以太网的前景和展望第28-29页
    3.5 工业以太网在电力监控中的应用第29-30页
    3.6 电力IEC60870-5-104 远动规约第30-37页
        3.6.1 104 规约的规约结构第30-32页
        3.6.2 104 规约的应用规约数据单元的结构第32-34页
        3.6.3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APDU)的发送和接收序号的维护第34-35页
        3.6.4 超时时间第35页
        3.6.5 104 规约的实施过程第35-37页
        3.6.6 104 规约的缺点及解决办法第37页
    3.7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上海轨道交通五号线电力监控系统实现第39-51页
    4.1 前言第39页
    4.2 上海轨道交通五号线电力监控系统工程概况第39-40页
    4.3 基于以太网的调度系统的实现第40-44页
        4.3.1 中央调度系统基本配置第40-42页
        4.3.2 通信网络第42-43页
        4.3.3 中央调度系统功能第43-44页
    4.4 变电站控制层(RTU)监控系统实现第44-51页
        4.4.1 剑川路主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第44-47页
        4.4.2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第47-51页
第五章 基于IEC 61850 的全数字化电力监控系统探讨第51-62页
    5.1 前言第51页
    5.2 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问题第51-53页
        5.2.1 二次设备之间互操作性不够第51-52页
        5.2.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不能及时“享用”新的技术第52页
        5.2.3 对象建模的差异使信息难以共享第52页
        5.2.4 二次电缆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第52-53页
    5.3 IEC 61850 的核心思想第53-56页
        5.3.1 按功能划分节点,用逻辑设备抽象物理设备第53-55页
        5.3.2 定义抽象通信服务接口,使功能独立于具体通信技术第55-56页
        5.3.3 利用变电站配置文件,实现设备自我描述第56页
    5.4 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技术第56-59页
        5.4.1 非常规传感器与智能开关技术第57页
        5.4.2 合并单元第57-58页
        5.4.3 现代高速通信网络技术第58-59页
    5.5 IEC61850 标准在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第59-61页
    5.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62-64页
    6.1 系统的优点第62页
    6.2 系统的不足和建议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善道路交通行政处罚程序的研究
下一篇:结构在约束下和动力作用下屈曲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