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监控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8-13页 |
第一章 企业集团财务监控概述 | 第13-23页 |
第一节 企业集团的涵义 | 第13-16页 |
一、企业集团的产生 | 第13-15页 |
二、企业集团的涵义及特点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的涵义及特征 | 第16-20页 |
一、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的涵义 | 第16-17页 |
二、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的特征 | 第17-20页 |
第三节 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的基本原则 | 第20-23页 |
一、系统控制原则 | 第20-21页 |
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 第21页 |
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 第21页 |
四、成本效益原则 | 第21页 |
五、预防为主的原则 | 第21页 |
六、例外管理原则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企业集团财务监控模式 | 第23-34页 |
第一节 企业集团财务监控模式的类型 | 第23-26页 |
一、集权模式 | 第23-24页 |
二、分权模式 | 第24-25页 |
三、混合模式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企业集团财务监控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26-29页 |
一、宏观环境 | 第26-28页 |
二、微观环境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监控模式的现实选择 | 第29-34页 |
一、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9-31页 |
二、混合模式—现阶段我国企业集团的首选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监控组织体系 | 第34-50页 |
第一节 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组织体系的总体框架 | 第34-37页 |
一、公司治理与财务监控的关系 | 第34-35页 |
二、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组织框架 | 第35-37页 |
第二节 集团母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37-44页 |
一、以股东大会为中心的监控 | 第37-38页 |
二、以董事会为中心的监控 | 第38-42页 |
三、以监事会为中心的监控 | 第42-44页 |
第三节 母公司经营层的财务监控组织 | 第44-47页 |
一、母公司经营层的财务监控定位 | 第44页 |
二、母公司经营层财务监控组织体系 | 第44-47页 |
第四节 事业部与子公司层次的财务监控组织 | 第47-50页 |
一、事业部层次的财务监控组织 | 第47-49页 |
二、子公司层次的财务监控组织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监控机制 | 第50-65页 |
第一节 事前财务监控—战略预算管理 | 第50-57页 |
一、战略预算的编制 | 第50-52页 |
二、预算的执行和监控 | 第52-53页 |
三、预算的考评与报酬设计 | 第53-54页 |
四、战略预算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 第54-57页 |
第二节 事中财务监控—资金监控与制度监控 | 第57-61页 |
一、资金监控 | 第57-60页 |
二、制度监控 | 第60-61页 |
第三节 事后财务监控—内部审计监控 | 第61-65页 |
一、企业集团审计监控机制创设的基本原则 | 第62-63页 |
二、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 | 第63页 |
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范围 | 第63-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