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0-33页 |
1.1 颜料概述 | 第10-22页 |
1.1.1 陶瓷色料的分类 | 第10-13页 |
1.1.2 几种主要类型的陶瓷色料 | 第13-17页 |
1.1.3 色料的制造方法和主要工艺 | 第17-20页 |
1.1.4 色料的呈色均匀和稳定性及与基釉、乳浊剂的相互匹配 | 第20-22页 |
1.2 陶瓷釉料 | 第22-25页 |
1.2.1 釉的涵义与组成 | 第22-23页 |
1.2.2 釉的分类 | 第23页 |
1.2.3 釉的力学性能 | 第23-25页 |
1.3 功能釉 | 第25-26页 |
1.3.1 荧光釉 | 第25-26页 |
1.3.2 抗菌釉 | 第26页 |
1.4 硒镉红釉的制备方法 | 第26-31页 |
1.4.1 镉红的品质 | 第26-27页 |
1.4.2 包裹法 | 第27-31页 |
1.5 选题来源与目的和意义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2.1 实验药品 | 第33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溶胶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大红颜料的基本原理 | 第34-40页 |
3.1 溶胶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大红颜料的原理 | 第34-35页 |
3.2 ZrSiO_4-Cd(S_xSe_(1-x))包裹色料的形成机理 | 第35-37页 |
3.3 矿化剂的作用机理 | 第37-38页 |
3.3.1 矿化剂的作用 | 第37页 |
3.3.2 不同矿化剂的作用机制 | 第37-38页 |
3.4 助剂的的作用机理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颜料的合成及表征 | 第40-46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4.1.1 CdSO_4溶液的制备 | 第40页 |
4.1.2 前驱体的制备 | 第40-41页 |
4.1.3 助剂的制备 | 第41页 |
4.1.4 颜料的生成 | 第41页 |
4.2 产品的表征 | 第41-45页 |
4.2.1 产品的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41-43页 |
4.2.2 产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3-44页 |
4.2.3 产品的电子能谱图分析 | 第44-45页 |
4.2.4 产品的粒度分析 | 第45页 |
4.3 产率的计算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影响产品的因素 | 第46-58页 |
5.1 溶胶的生成对硅酸锆生成温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5.2 助剂对硅酸锆合成温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5.3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 第48-53页 |
5.3.1 杂质Ni~(2+)的含量对色泽的影响 | 第48-49页 |
5.3.2 硫硒化钠溶液的滴加速度对色泽的影响 | 第49-50页 |
5.3.3 产品粒度对色泽的影响 | 第50-51页 |
5.3.4 升温程序对色泽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5 保温时间对色泽的影响 | 第52页 |
5.3.6 矿化剂的用量对产品色泽的影响 | 第52-53页 |
5.4 影响产率的因素 | 第53-56页 |
5.4.1 硫硒化镉的量对产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5.4.2 氧氯化锆的量和水玻璃的量对产率的影响 | 第54页 |
5.4.3 煅烧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5.4.4 矿化剂的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5.4.5 容器对产率的影响 | 第56页 |
5.5 结论 | 第56-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