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37页 |
2.1 农药概述及其发展 | 第17-18页 |
2.1.1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 第17页 |
2.1.2 传统化学农药的危害 | 第17页 |
2.1.3 农药的生产和使用现状 | 第17-18页 |
2.2 控制释放技术 | 第18-23页 |
2.2.1 控制释放技术的定义及提出 | 第18-19页 |
2.2.2 药物控制缓释技术的优点 | 第19-21页 |
2.2.3 药物控释释放体系的种类 | 第21-22页 |
2.2.4 农药控制释放技术的提出 | 第22-23页 |
2.3 微胶囊农药的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2.3.1 微胶囊农药的发展史 | 第23-24页 |
2.3.2 微胶囊药物的控释特性 | 第24-25页 |
2.3.3 微胶囊药物的表征——释放的动力学方程 | 第25-26页 |
2.3.4 影响微胶囊释放速率的因素 | 第26页 |
2.4 农药加工剂型 | 第26-32页 |
2.4.1 剂型的概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 第26-28页 |
2.4.2 农药剂型的分类 | 第28页 |
2.4.3 可湿性粉剂简介 | 第28-31页 |
2.4.4 泡腾片剂简介 | 第31-32页 |
2.5 吡虫啉相关信息 | 第32-35页 |
2.6 本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目的及意义 | 第35-37页 |
2.6.1 主要理论依据 | 第35页 |
2.6.2 目的 | 第35-36页 |
2.6.3 意义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吡虫啉纳米控释剂负载工艺的研究 | 第37-50页 |
3.1 研究原理和方案 | 第37-38页 |
3.2 实验原料、仪器及其规格 | 第38-39页 |
3.2.1 实验所用原料及规格 | 第38页 |
3.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规格 | 第38-39页 |
3.3 实验步骤、流程及操作方法 | 第39-42页 |
3.3.1 直接浸渍包埋实验(IDL,Impregnating Drug Loading) | 第39-40页 |
3.3.2 超临界包埋实验(SFDL,Supercritical Fluids Drug Loading) | 第40-41页 |
3.3.3 包埋率的测定方法 | 第41-42页 |
3.4 产品的表征 | 第42页 |
3.4.1 空心多孔纳米SiO_2颗粒的表征 | 第42页 |
3.4.2 空心多孔二氧化硅负载药物后的表征 | 第42页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3.5.1 空心多孔纳米SiO_2颗粒的表征 | 第42-45页 |
3.5.2 载药前后SiO_2的特性分析 | 第45-47页 |
3.5.3 浸渍包埋法最佳工艺的确定 | 第47-49页 |
3.5.4 超临界包埋法工艺的确定 | 第49页 |
3.6 本章小节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吡虫啉纳米控释剂的性能研究 | 第50-66页 |
4.1 研究原理和方案 | 第50-52页 |
4.2 实验原料、仪器及其规格 | 第52-53页 |
4.2.1 实验所用原料及规格 | 第52页 |
4.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规格 | 第52-53页 |
4.3 实验步骤、流程及操作方法 | 第53-57页 |
4.3.1 吡虫啉浓度的测定 | 第53-54页 |
4.3.2 溶出实验 | 第54-55页 |
4.3.3 空心多孔纳米载体负载药物药量分布的研究 | 第55-56页 |
4.3.4 抗UV分解实验 | 第56-57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65页 |
4.4.1 吡虫啉纳米控释剂Im-PHSN的释放行为 | 第57-58页 |
4.4.2 溶出条件对溶出量和溶出速率的影响 | 第58-61页 |
4.4.3 纳米控释剂药量分布的研究 | 第61-63页 |
4.4.4 纳米控释剂的抗UV分解性能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吡虫啉长效可控缓释新型可湿性粉剂的开发 | 第66-76页 |
5.1 研究原理和方案 | 第66页 |
5.2 实验原料、仪器及其规格 | 第66-67页 |
5.2.1 实验所用原料及规格 | 第66-67页 |
5.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规格 | 第67页 |
5.3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 第67-70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70-75页 |
5.4.1 可湿性粉剂配方的确定 | 第70-72页 |
5.4.2 缓释效果的检测 | 第72-74页 |
5.4.3 抗紫外性的研究 | 第74-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吡虫啉长效可控缓释新型泡腾片剂的开发 | 第76-86页 |
6.1 研究原理和方案 | 第76页 |
6.2 实验原料、仪器及其规格 | 第76-77页 |
6.2.1 实验所用原料及规格 | 第76-77页 |
6.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规格格 | 第77页 |
6.3 吡虫啉泡腾片剂的制备 | 第77-80页 |
6.4 结果与讨论 | 第80-85页 |
6.4.1 最佳压片冲压力的选择 | 第80页 |
6.4.2 泡腾剂配方的确定 | 第80-83页 |
6.4.3 缓释效果的检测 | 第83-84页 |
6.4.4 防紫外性能研究 | 第84-8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