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四、对既有研究的评析 | 第15-17页 |
第一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的背景 | 第17-27页 |
第一节 国际背景因素分析 | 第17-23页 |
一、世界海洋大国的兴衰 | 第17-18页 |
二、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三、世界海洋政治的争端 | 第19-20页 |
四、世界海洋活动中的大国力量 | 第20-23页 |
第二节 中国国内背景因素分析 | 第23-26页 |
一、中国历史上的海洋活动 | 第23-24页 |
二、中国当前经济的发展 | 第24-25页 |
三、中国的地缘政治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第二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 | 第27-34页 |
第一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容 | 第27-31页 |
一、政策沟通 | 第27-28页 |
二、设施联通 | 第28-29页 |
三、贸易畅通 | 第29-30页 |
四、资金融通 | 第30-31页 |
五、民心相通 | 第31页 |
第二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 第31-33页 |
一、坚持互利共赢 | 第31页 |
二、坚持开放包容 | 第31-32页 |
三、坚持和平贸易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第三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及各国回应 | 第34-46页 |
第一节 对中国的影响 | 第34-41页 |
一、能源安全 | 第34-36页 |
二、经济和政治安全 | 第36-39页 |
三、国际机制的参与设定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国际社会的回应 | 第41-45页 |
一、沿线国家的经济回应 | 第41-43页 |
二、沿线国家的政治回应 | 第43-44页 |
三、大国的回应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