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符号说明 | 第8-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 1.1 布鲁氏菌病概述 | 第9-12页 |
| 1.1.1 布鲁氏菌病的危害 | 第10-11页 |
| 1.1.2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 | 第11-12页 |
| 1.2 布鲁氏菌病的病原 | 第12-14页 |
| 1.3 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方法 | 第14-19页 |
| 1.3.1 病原学诊断 | 第14页 |
| 1.3.2 血清学技术诊断 | 第14-15页 |
| 1.3.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第15-19页 |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套式PCR引物的筛选和条件的优化 | 第21-53页 |
| 2.1 材料 | 第21-22页 |
| 2.1.1 菌株 | 第21页 |
| 2.1.2 酶及试剂 | 第21页 |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 2.2 方法 | 第22-34页 |
| 2.2.1 布鲁氏菌套式PCR试剂盒外部引物的设计 | 第22页 |
| 2.2.2 布鲁氏菌套式PCR试剂盒外部引物PCR条件的优化和筛选 | 第22-30页 |
| 2.2.3 布鲁氏菌套式PCR试剂盒外部引物的筛选 | 第30页 |
| 2.2.4 布鲁氏菌套式PCR试剂盒内部引物的设计 | 第30页 |
| 2.2.5 布鲁氏菌套式PCR试剂盒内部引物PCR条件的优化 | 第30-34页 |
| 2.2.6 布鲁氏菌套式PCR试剂盒内部引物的筛选 | 第34页 |
| 2.3 结果 | 第34-50页 |
| 2.3.1 布鲁氏菌套式PCR试剂盒外部引物设计的结果 | 第34-35页 |
| 2.3.2 布鲁氏菌套式PCR试剂盒外部引物PCR反应条件优化结果 | 第35-43页 |
| 2.3.3 外部引物筛选结果 | 第43-46页 |
| 2.3.4 布鲁氏菌套式PCR试剂盒内部引物的设计结果 | 第46页 |
| 2.3.5 布鲁氏菌套式PCR试剂盒内部引物PCR条件优化结果 | 第46-48页 |
| 2.3.6 内部引物筛选结果 | 第48-50页 |
| 2.3.7 套式PCR最佳反应体系确定 | 第50页 |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50-53页 |
| 第三章 试剂盒的样品处理与成分组装以及实验室评估 | 第53-73页 |
| 3.1 材料 | 第53-54页 |
| 3.1.1 菌株 | 第53页 |
| 3.1.2 主要试验试剂 | 第53-54页 |
| 3.1.3 主要仪器 | 第54页 |
| 3.2 方法 | 第54-60页 |
| 3.2.1 待检奶样的处理 | 第54-57页 |
| 3.2.2 试剂盒阳性对照的制作 | 第57-59页 |
| 3.2.3 布鲁氏菌套式PCR检测试剂盒的组装 | 第59-60页 |
| 3.2.4 布鲁氏菌套式PCR检测试剂盒的实验室评估 | 第60页 |
| 3.3 结果 | 第60-69页 |
| 3.3.1 待检奶样的处理结果 | 第61-63页 |
| 3.3.2 阳性对照制作结果 | 第63页 |
| 3.3.3 试剂盒组装结果 | 第63-65页 |
| 3.3.4 试剂盒的评估结果 | 第65-69页 |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69-73页 |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 致谢 | 第83-85页 |
| 附录 | 第85-89页 |
| 个人简历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