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A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12页 |
1.3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9页 |
2.1 LTE-A系统概述 | 第15-16页 |
2.2 LTE-A系统关键技术 | 第16-20页 |
2.2.1 多天线技术 | 第17页 |
2.2.2 载波聚合 | 第17-18页 |
2.2.3 多小区协作技术 | 第18页 |
2.2.4 端到端技术 | 第18-19页 |
2.2.5 异构网络 | 第19-20页 |
2.3 异构网络干扰管理技术 | 第20-24页 |
2.3.1 异构网络干扰问题 | 第20-21页 |
2.3.2 异构网络干扰管理方案 | 第21-23页 |
2.3.3 几种干扰管理技术的对比 | 第23-24页 |
2.4 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 | 第24-25页 |
2.4.1 静态干扰协调 | 第24页 |
2.4.2 动态干扰协调 | 第24-25页 |
2.4.3 半静态干扰协调 | 第25页 |
2.5 典型的干扰协调方案 | 第25-27页 |
2.5.1 软频率复用 | 第25-26页 |
2.5.2 部分频率复用 | 第26-27页 |
2.5.3 部分功率控制 | 第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基于用户区分的干扰协调机制研究 | 第29-43页 |
3.1 频率协调的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3.2 Macro-Pico共存场景干扰分析 | 第30-31页 |
3.3 系统模型与假设 | 第31-33页 |
3.4 用户界定与资源分配 | 第33-36页 |
3.4.1 频率和功率资源分配 | 第33-34页 |
3.4.2 用户区分策略 | 第34-35页 |
3.4.3 用户调度策略 | 第35页 |
3.4.4 自适应频谱分割 | 第35-36页 |
3.5 算法性能分析 | 第36-42页 |
3.5.1 仿真参数与算法流程 | 第36-37页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7-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联合频率域和功率域的干扰协调机制研究 | 第43-59页 |
4.1 联合协调的研究现状 | 第43-44页 |
4.2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 第44-45页 |
4.3 差分进化算法 | 第45-46页 |
4.4 系统模型与假设 | 第46-48页 |
4.5 联合频率域和功率域的干扰协调研究 | 第48-52页 |
4.5.1 自适应频谱分配 | 第48-49页 |
4.5.2 用户调度算法 | 第49-50页 |
4.5.3 系统效应函数 | 第50-51页 |
4.5.4 功率控制算法 | 第51-52页 |
4.6 仿真验证及性能分析 | 第52-58页 |
4.6.1 系统参数设置 | 第52-53页 |
4.6.2 算法性能分析 | 第53-5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9-61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9-60页 |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60-61页 |
缩略语索引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