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国家理论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组织高效团队建构研究

论文创新点第5-11页
摘要第11-14页
ABSTRACT第14-17页
1 导论第18-31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8-23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8-20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20-21页
        1.1.3 研究范围与目的第21-23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23-27页
        1.2.1 群体与团队、公共组织群体与公共组织团队第23-24页
        1.2.2 公共组织高效团队第24-27页
        1.2.3 对以往研究简评第27页
    1.3 研究结构与方法第27-29页
        1.3.1 研究结构第27-28页
        1.3.2 研究方法第28-29页
    1.4 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第29-31页
2 理论渊源:公共组织高效团队的学理透视第31-56页
    2.1 公共组织高效团队的性质第31-36页
        2.1.1 能力性质:放大组织核心能力第31-33页
        2.1.2 组织性质:次级组织第33页
        2.1.3 行为性质:内部行为与外部行为第33-36页
    2.2 公共组织高效团队的组织行为学渊源第36-43页
        2.2.1 社会认同和社会表现理论第36-38页
        2.2.2 群体动力学理论第38-40页
        2.2.3 合作与竞争理论第40-43页
    2.3 公共组织高效团队的经济学渊源第43-47页
        2.3.1 交易费用理论第43-45页
        2.3.2 公共选择理论第45-47页
    2.4 公共组织高效团队的公共行政学渊源第47-55页
        2.4.1 社会协作系统理论第47-50页
        2.4.2 行政决策理论第50-51页
        2.4.3 人本行政与团队第51-55页
    2.5 小结第55-56页
3 历史沿革:公共组织高效团队的发展进程第56-97页
    3.1 传统公共组织的困境与改进第56-74页
        3.1.1 官僚制的现代困境第56-61页
        3.1.2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第61-66页
        3.1.3 公共部门标杆管理第66-71页
        3.1.4 小结第71-74页
    3.2 改造公共组织的方法第74-94页
        3.2.1 以团队工作为基础的无缝隙政府第74-78页
        3.2.2 以团队学习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第78-81页
        3.2.3 基于团队合作之上的网络组织第81-87页
        3.2.4 团队动态互联的虚拟组织第87-92页
        3.2.5 小结第92-94页
    3.3 结论:高效团队是公共组织前进的基础第94-97页
4 现实藩篱:影响公共组织高效团队的因素与障碍第97-116页
    4.1 高效团队的影响因素第97-102页
        4.1.1 唐·荷尔瑞格的七因素理论第97-101页
        4.1.2 达夫特的四因素模型第101-102页
    4.2 公共组织团队失败第102-105页
        4.2.1 卡特森伯奇的三个原因第103-104页
        4.2.2 哈克曼的五个“绊索”第104-105页
        4.2.3 团队失败的公共组织责任第105页
    4.3 建构公共组织高效团队的障碍第105-116页
        4.3.1 组织体制障碍第106-108页
        4.3.2 社会心理障碍第108-109页
        4.3.3 组织文化障碍第109-112页
        4.3.4 障碍的繁杂:三重障碍的交织与综合第112-113页
        4.3.5 障碍的加剧:公共问题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第113-116页
5 实现路径:构建公共组织高效团队的途径第116-144页
    5.1 对团队建设传统路径的研究第116-120页
        5.1.1 角色界定的途径第116-118页
        5.1.2 价值观的途径第118页
        5.1.3 任务导向的途径第118-119页
        5.1.4 人际关系的途径第119-120页
        5.1.5 社会同一的途径第120页
    5.2 高效团队建设的七项策略:超越传统五条途径第120-140页
        5.2.1 愿景调协:以团队合作精神为核心第121-124页
        5.2.2 组织整合:权威、竞争到团队合作第124-128页
        5.2.3 团队参与:官僚战略到团队共生战略第128-130页
        5.2.4 团队责任:公共责任意识强化第130-133页
        5.2.5 组织信任:铺设团队合作的轨道第133-135页
        5.2.6 团队学习:团队高效的永动力第135-137页
        5.2.7 团队创新:组织持续高效的灵魂第137-140页
    5.3 小结:七项策略背后:高效团队管理的基本模式第140-144页
        5.3.1 主控模式第140-141页
        5.3.2 发展模式第141-142页
        5.3.3 合作模式第142-143页
        5.3.4 模式间的过渡第143-144页
6 结语:走向团队基础公共组织第144-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8页
致谢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MEMS惯性传感器、WiFi、磁场特征的移动智能终端室内行人导航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