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论文创新点第5-10页
中文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1 绪论第16-33页
    1.1 选题背景第16-21页
        1.1.1 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已基本确立第16-18页
        1.1.2 经办机构日益成为我国养老保险事业关注的重点第18-20页
        1.1.3 养老保险经办服务需求与日俱增第20-21页
    1.2 研究意义第21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1-28页
        1.3.1 国内研究情况第21-24页
        1.3.2 国外研究情况第24-27页
        1.3.3 研究评述第27-28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第28-30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1.4.2 研究思路第30页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30-33页
        1.5.1 研究方法第30-31页
        1.5.2 可能创新点第31-33页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第33-58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33-38页
        2.1.1 经办机构第33-34页
        2.1.2 扩面征缴第34-36页
        2.1.3 经办服务第36页
        2.1.4 反欺诈第36-37页
        2.1.5 内部管理第37-38页
        2.1.6 “五险合一”第38页
    2.2 内部控制理论第38-46页
        2.2.1 内部控制发展沿革第38-41页
        2.2.2 内部控制的目标第41-43页
        2.2.3 内部控制的要素第43-46页
    2.3 绩效评价理论第46-51页
        2.3.1 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第46-48页
        2.3.2 绩效评价的构成要件第48-50页
        2.3.3 绩效评价方法第50-51页
    2.4 委托代理理论第51-58页
        2.4.1 委托代理理论观点演变第51-53页
        2.4.2 代理人的激励与约束第53-54页
        2.4.3 公共受托责任与监督第54-58页
3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评价现状第58-68页
    3.1 现行主要评价方式第58-61页
        3.1.1 目标责任制第58-59页
        3.1.2 财务审计第59-60页
        3.1.3 政风行风评议第60-61页
    3.2 现行评价方式的运行成效与不足第61-65页
        3.2.1 运行成效第61-64页
        3.2.2 存在的不足第64-65页
    3.3 现行评价方式实施原因第65-68页
        3.3.1 我国养老保险事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第65-66页
        3.3.2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在我国仍属于传统公共部门第66-68页
4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评价体系第68-90页
    4.1 构建原则与程序第68-71页
        4.1.1 构建原则第68-71页
        4.1.2 构建程序第71页
    4.2 评价指标体系逻辑框架第71-77页
        4.2.1 评价目标第72-73页
        4.2.2 评价主体第73-74页
        4.2.3 评价标准第74-76页
        4.2.4 评价方法第76-77页
    4.3 评价指标体系第77-90页
        4.3.1 评价内容框架第77-81页
        4.3.2 各维度评价指标内容分析第81-87页
        4.3.3 评价指标体系及效度检验第87-89页
        4.3.4 评价指标的测量第89-90页
5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状况分析第90-113页
    5.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和统计数据来源第90-97页
        5.1.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第90-97页
        5.1.2 评价统计数据来源第97页
    5.2 分析与讨论第97-113页
        5.2.1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分析与评价第97-99页
        5.2.2 征缴扩面情况分析与评价第99-103页
        5.2.3 经办服务情况分析与评价第103-106页
        5.2.4 反欺诈情况分析与评价第106-110页
        5.2.5 内部管理情况分析与评价第110-113页
6 国外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优化策略与启示第113-129页
    6.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管理局能力优化策略第113-116页
        6.1.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管理局概况第113-115页
        6.1.2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管理局能力优化策略第115-116页
    6.2 美国社会保障署能力优化策略第116-121页
        6.2.1 美国社会保障署概况第117-119页
        6.2.2 美国社会保障署能力优化策略第119-121页
    6.3 芬兰KELA能力优化策略第121-125页
        6.3.1 芬兰Kela概况第121-123页
        6.3.2 芬兰Kela能力优化策略第123-125页
    6.4 国外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优化策略的启示第125-129页
        6.4.1 法律体系完善第125-126页
        6.4.2 组织结构合理第126-127页
        6.4.3 信息技术先进第127-128页
        6.4.4 人力资源政策健全第128-129页
7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29-144页
    7.1 基本结论第129-130页
    7.2 政策建议第130-142页
        7.2.1 健全养老保险法律体系第132-134页
        7.2.2 采用垂直式的“五险合一”管理体制第134-136页
        7.2.3 建立多元化综合能力考评机制第136-137页
        7.2.4 加快经办机构信息化建设速度第137-140页
        7.2.5 强化经办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第140-142页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42-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6页
附件一: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效度调查问卷第156-158页
附件二: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评价内容与指标权重调查问卷第158-163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第163-164页
后记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现阶段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下一篇:公共组织高效团队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