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检察院论文

民事检察建议适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国内现状第9-10页
        1.1.1 立法现状第9页
        1.1.2 实践现状第9-10页
    1.2 研究综述第10-11页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第11-13页
        1.3.1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2 民事检察建议概述第13-25页
    2.1 民事检察建议的概念第13-14页
    2.2 民事检察建议的特征第14-17页
        2.2.1 监督个案第14-15页
        2.2.2 方式柔和第15-16页
        2.2.3 监督范围扩大第16页
        2.2.4 操作程序灵活第16-17页
        2.2.5 实现同级监督第17页
    2.3 民事检察建议的分类第17-20页
        2.3.1 再审检察建议第17-18页
        2.3.2 非审判监督程序的检察建议第18-20页
    2.4 民事检察建议与民事抗诉的关系第20-21页
    2.5 民事检察建议的应用价值第21-25页
        2.5.1 提高监督效率,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第22页
        2.5.2 维护法检和谐关系,促进司法和谐第22-23页
        2.5.3 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办案效率第23页
        2.5.4 促进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23-24页
        2.5.5 简便程序,弥补抗诉监督方式的不足第24-25页
3 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立法缺陷第25-30页
    3.1 适用对象、条件不明确第25-26页
    3.2 适用范围不完善第26页
    3.3 性质界定不明确第26-27页
    3.4 办案程序不规范第27页
    3.5 法律效力缺乏保障第27-28页
    3.6 缺乏救济机制第28-29页
    3.7 调查核实权无法得到保障第29-30页
4 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实践难题第30-34页
    4.1 落实与跟踪回访不到位第30页
    4.2 回复率高,采纳率低第30-31页
    4.3 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第31页
    4.4 法检之间认识偏差,导致其形成沟通障碍第31-32页
    4.5 制发主体及文书格式不统一、制发数量少第32页
    4.6 无法与抗诉形成衔接第32-33页
    4.7 民事检察建议的质量不高第33-34页
5 完善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构想第34-47页
    5.1 完善民事检察建议的规范体系第34-38页
        5.1.1 明确民事检察建议的适用条件第34-35页
        5.1.2 明确民事检察建议的性质第35-36页
        5.1.3 规范民事检察建议的操作程序第36-37页
        5.1.4 赋予民事检察建议执行上的强制力第37-38页
    5.2 完善检察机关民事检察建议的工作机制第38-44页
        5.2.1 提高检察官的素养,确保民事检察建议的质量第38-39页
        5.2.2 增强民事检察建议的说理性第39-40页
        5.2.3 完善民事检察建议与抗诉的衔接第40页
        5.2.4 建立科学的民事检察建议配套机制第40-44页
        5.2.5 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协调第44页
    5.3 完善法院的救济机制第44-47页
        5.3.1 赋予人民法院异议权第45页
        5.3.2 明确异议提出的方式和日期第45-46页
        5.3.3 明确异议提出的后果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审前会议制度研究--以美国法为中心的考察
下一篇:我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结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