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以美育德”模式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导论 | 第7-12页 |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第7页 |
| 二、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一、中学德育"以美育德"模式的历史渊渊与理论依据 | 第12-18页 |
| (一) 中学德育"以美育德"模式的历史渊源 | 第12-14页 |
| 1、西方"以美育德"思想的发展 | 第12-13页 |
| 2、我国"以美育德"思想的发展 | 第13-14页 |
| (二) 中学德育"以美育德"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14-18页 |
| 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相关的教育政策 | 第14页 |
| 2、现代社会关于人的素质结构的理论 | 第14-15页 |
| 3、美育的育德功能与德育的导向作用 | 第15-18页 |
| 二、中学德育"以美育德"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 第18-26页 |
| (一) 当代我国中学生的道德状况 | 第18-19页 |
| 1、当代我国中学生道德面貌的的主流表现 | 第18-19页 |
| 2、当代我国中学生道德出现的问题 | 第19页 |
| (二)、中学生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9-26页 |
| 三、中学德育"以美育德"模式的基本原则与特征 | 第26-30页 |
| (一) 中学德育"以美育德"模式的基本原则 | 第26-28页 |
| (二) 中学德育"以美育德"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28-30页 |
| 四、中学德育"以美育德"模式的实施与评价 | 第30-41页 |
| (一) 中学德育"以美育德"模式的实施措施 | 第30-36页 |
| 1、加强中学德育"以美育德"模式管理运行 | 第30-31页 |
| 2、利用美的多种形态,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 第31页 |
| 3、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 第31-32页 |
| 4、通过课堂教学实现中学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 第32-34页 |
| 5、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美的影响力,提高德育效果 | 第34-36页 |
| 6、构筑学校、家庭和社会统一的"大美育"体系 | 第36页 |
| (二) 中学德育"以美育德"模式的实施评价 | 第36-41页 |
| 1、"以美育德"模式的课堂评价 | 第36-39页 |
| 2、"以美育德"模式的学生素质评价 | 第39-41页 |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获奖论文一览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