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点云数据的结构BIM模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国内外BIM的发展 | 第12-17页 |
1.2.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第17页 |
1.2.3 结构数据转换体系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8-20页 |
第2章 结构BIM技术 | 第20-32页 |
2.1 BIM技术的内涵 | 第20-23页 |
2.1.1 BIM的技术标准 | 第20-21页 |
2.1.2 BIM的应用价值 | 第21-23页 |
2.2 结构BIM技术论述 | 第23-26页 |
2.2.1 结构BIM的特殊性 | 第23-24页 |
2.2.2 结构BIM模型的内容 | 第24-26页 |
2.3 结构BIM技术价值 | 第26-30页 |
2.3.1 结构BIM的目标域原则 | 第26-29页 |
2.3.2 结构BIM的应用价值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点云BIM模型建立研究 | 第32-50页 |
3.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第32-34页 |
3.2 点云数据处理技术 | 第34-41页 |
3.2.1 点云数据的概述 | 第34页 |
3.2.2 点云数据的处理 | 第34-39页 |
3.2.3 点云处理软件 | 第39-41页 |
3.3 点云BIM模型的建立 | 第41-48页 |
3.3.1 点云BIM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3.3.2 点云BIM模型与参数化设计 | 第44页 |
3.3.3 点云BIM模型“族”的建立 | 第44-47页 |
3.3.4 点云BIM模型的应用价值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结构BIM模型建立研究 | 第50-64页 |
4.1 结构BIM模型建立框架 | 第50-53页 |
4.1.1 IFC标准 | 第50-51页 |
4.1.2 结构BIM模型的IFC标准框架 | 第51-53页 |
4.2 REVIT API的二次开发 | 第53-58页 |
4.2.1 API开发概述 | 第54-55页 |
4.2.2 API算法结构 | 第55-58页 |
4.3 结构构件信息提取算法 | 第58-61页 |
4.3.1 算法流程设计 | 第58-59页 |
4.3.2 信息提取的实现 | 第59-61页 |
4.4 XML格式的模型表达 | 第61-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结构BIM模型应用实例 | 第64-84页 |
5.1 点云BIM模型 | 第64-71页 |
5.1.1 项目基本资料 | 第64-68页 |
5.1.2 点云采集 | 第68-70页 |
5.1.3 点云BIM模型的建立 | 第70-71页 |
5.2 点云BIM模型的结构应用 | 第71-80页 |
5.2.1 网架失效构件的检索方法 | 第71页 |
5.2.2 MST2010计算过程与结果 | 第71-74页 |
5.2.3 MIDAS Gen计算过程与结果 | 第74-77页 |
5.2.4 MST与MIDAS软件的计算结果比较 | 第77-80页 |
5.3 失效杆件的检出 | 第80-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