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生成与治理:交易成本视角下的农地抛荒现象研究--基于甘肃省J村的个案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9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8页
        1.3.3 文献述评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特色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3 研究特色第20-21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交易成本理论第21-29页
    2.1 交易成本的内涵界定第21-24页
        2.1.1 康芒斯:“交易”的三种类型第21-22页
        2.1.2 科斯:企业存在的理由第22-23页
        2.1.3 威廉姆森: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第23-24页
        2.1.4 张五常与柯武刚:对交易成本的细化第24页
    2.2 交易成本的成因第24-27页
        2.2.1 资产专用性第25-26页
        2.2.2 交易不确定性第26页
        2.2.3 交易频率第26-27页
    2.3 交易成本的类型第27-29页
第3章 理论解释:农地抛荒与交易成本第29-40页
    3.1 农业经营中的两种交易第29-35页
        3.1.1 农地流转的交易模式第29-33页
        3.1.2 农产品销售的交易模式第33-35页
    3.2 农户交易过程中产生交易成本的因素第35-37页
        3.2.1 两种交易中的专用资产第35-36页
        3.2.2 农户交易中的不可预知性第36-37页
        3.2.3 自发、无序模式引发的交易频率第37页
    3.3 农地经营中产生的交易成本第37-40页
        3.3.1 农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第37-39页
        3.3.2 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第39-40页
第4章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实证分析第40-50页
    4.1 甘肃省J村的农地抛荒现状第40-42页
    4.2 农地抛荒的原因第42-48页
        4.2.1 高昂的土地流转成本第42-45页
        4.2.2 过高的农产品销售成本第45-48页
    4.3 农地抛荒的影响第48-50页
        4.3.1 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第48页
        4.3.2 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第48页
        4.3.3 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脚步第48-49页
        4.3.4 恶化生态环境第49-50页
第5章 农地抛荒的治理对策第50-55页
    5.1 降低农地流转成本:成立市场中介组织第50-52页
        5.1.1 推广“土地银行”模式第50-51页
        5.1.2 引入农地流转中介机构第51-52页
    5.2 削减农产品销售成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第52-55页
        5.2.1 增加政府财政扶持第53页
        5.2.2 拓宽合作社业务范围第53-54页
        5.2.3 强化合作社的竞争意识第54-55页
第6章 结语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产权与公民权理论的业主维权研究--以QNC小区业主维权为例
下一篇:从“多中心”到“一体多翼”: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