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1 卵泡颗粒细胞 | 第11-12页 |
1.2 CDC25C基因与细胞周期 | 第12-13页 |
1.3 CDC25C与相关基因的关系 | 第13-1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CDC25C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山羊卵泡颗粒细胞中的功能分析 | 第18-49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2.1.2 器材的准备 | 第18-19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2.1.4 主要溶液配置 | 第1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9-30页 |
2.2.1 山羊卵巢颗粒细胞的分离培养 | 第19-20页 |
2.2.2 中性红染色液(活细胞染色) | 第20页 |
2.2.3 免疫荧光染色 | 第20页 |
2.2.4 山羊颗粒细胞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 第20-21页 |
2.2.5 过表达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21-25页 |
2.2.5.1 反转录 | 第21页 |
2.2.5.2 引物的设计 | 第21-22页 |
2.2.5.3 PCR扩增与条带的回收 | 第22页 |
2.2.5.4 pCMV-HA质粒和切胶回收的目的基因同时用Sal1和Not1内切酶进行双酶切 | 第22-23页 |
2.2.5.5 载体转化 | 第23-24页 |
2.2.5.6 菌液PCR检测与过表达载体酶切鉴定 | 第24页 |
2.2.5.7 对阳性菌进行双酶切验证和测序 | 第24-25页 |
2.2.6 山羊卵巢颗粒细胞转染 | 第25页 |
2.2.7 荧光定量PCR | 第25-27页 |
2.2.7.1 相关基因的引物设计 | 第26-27页 |
2.2.7.2 RNA的提取及cDNA的制备,与上述颗粒细胞提取方法相同 | 第27页 |
2.2.8 不同处理组中孕激素和E2含量的检测 | 第27-29页 |
2.2.8.1 检测PROG激素步骤如下: | 第27-28页 |
2.2.8.2 检测E2激素步骤如下: | 第28-29页 |
2.2.9 成年母羊与幼龄母羊卵巢切片观察及二者卵泡颗粒细胞所处细胞周期比较 | 第29-30页 |
2.2.9.1 成年母羊与幼龄母羊卵巢切片制作 | 第29页 |
2.2.9.2 成年母羊与幼龄母羊卵巢颗粒细胞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 | 第29-30页 |
2.2.10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0-47页 |
2.3.1 山羊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 | 第30-31页 |
2.3.1.1 中性红染色液 | 第30-31页 |
2.3.1.2 免疫荧光染色 | 第31页 |
2.3.2 pCMV-HA载体-CDC25C构建 | 第31-34页 |
2.3.2.1 山羊卵泡颗粒细胞总RNA提取 | 第31-32页 |
2.3.2.2 PCR反应扩增目的基因CDC25C片段 | 第32-33页 |
2.3.2.3 酶切鉴定 | 第33-34页 |
2.3.3 荧光定量PCR结果 | 第34-38页 |
2.3.3.1 CDC25C基因的荧光定量PCR结果 | 第35-36页 |
2.3.3.2 CDK1基因的荧光定量PCR结果 | 第36-37页 |
2.3.3.3 WEE1基因的荧光定量PCR结果 | 第37-38页 |
2.3.4 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PROG和E2激素量的实验结果 | 第38-40页 |
2.3.4.1 PROG激素量测定结果 | 第39-40页 |
2.3.4.2 E2激素量测定结果 | 第40页 |
2.3.5 成年母羊与幼龄母羊卵巢切片观察及二者卵泡颗粒细胞所处细胞周期比较 | 第40-47页 |
2.3.5.1 成年母羊与幼龄母羊卵巢切片观察比较 | 第41-42页 |
2.3.5.2 成年母羊与幼龄母羊卵泡颗粒细胞的细胞周期比较 | 第42-47页 |
2.4 讨论 | 第47-49页 |
2.4.1 CDC25C基因相对表达量 | 第47页 |
2.4.2 CDC25移基因对CDK1和WEE1基因的影响 | 第47-48页 |
2.4.3 CDC25C基因对PROG和E2的影响 | 第48-49页 |
第三章 CDC25C基因siRNA的构建及其在山羊卵泡颗粒细胞中的功能分析 | 第49-65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49页 |
3.1.1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3.1.2 器材的准备 | 第49页 |
3.1.3 主要试剂 | 第49页 |
3.1.4 主要溶液配置 | 第49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49-51页 |
3.2.1 山羊卵巢颗粒细胞的分离培养 | 第49页 |
3.2.2 中性红染色液(活细胞染色) | 第49页 |
3.2.3 免疫荧光染色 | 第49-50页 |
3.2.4 山羊颗粒细胞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 第50页 |
3.2.5 siRNA的构建 | 第50页 |
3.2.6 山羊卵巢颗粒细胞转染 | 第50页 |
3.2.7 荧光定量PCR | 第50-51页 |
3.2.7.1 RNA的提取及cDNA的制备 | 第51页 |
3.2.8 不同处理组中孕激素和E2含量的检测 | 第51页 |
3.2.9 成年母羊与幼龄母羊卵巢切片观察及二者卵泡颗粒细胞所处细胞周期比较 | 第51页 |
3.2.10 数据处理 | 第51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51-63页 |
3.3.1 山羊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 | 第51页 |
3.3.1.1 HE染色 | 第51页 |
3.3.1.2 免疫荧光染色 | 第51页 |
3.3.2 siRNA序列 | 第51-52页 |
3.3.3 荧光定量PCR结果 | 第52-56页 |
3.3.3.1 CDC25C基因的荧光定量PCR结果 | 第53-54页 |
3.3.3.2 CDK1基因的荧光定量PCR结果 | 第54-55页 |
3.3.3.3 WEE1基因的荧光定量PCR结果 | 第55-56页 |
3.3.4 | 第56-57页 |
3.3.4.1 PROG激素量测定结果 | 第56-57页 |
3.3.4.2 E2激素量测定结果 | 第57页 |
3.3.5 成年母羊与幼龄母羊卵巢切片观察及二者卵泡颗粒细胞所处细胞周期比较 | 第57-63页 |
3.3.5.1 成年母羊与幼龄母羊卵巢切片观察比较 | 第57-58页 |
3.3.5.2 成年母羊与幼龄母羊卵泡颗粒细胞的细胞周期比较 | 第58-63页 |
3.4 讨论 | 第63-65页 |
3.4.1 CDC25C基因相对表达量 | 第63页 |
3.4.2 CDC25C基因对CDK1和WEE1基因的影响 | 第63-64页 |
3.4.3 CDC25C基因对PROG和E2的影响 | 第64-65页 |
全文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