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 鸡的球虫病 | 第11-12页 |
1.1 鸡球虫病的危害 | 第11页 |
1.2 鸡球虫病的预防控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2 IL-6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2.1 鸡IL-6分子生物学特点和基因组成 | 第13页 |
2.2 IL-6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 第13页 |
2.3 IL-6与鸡球虫病抗性的关系 | 第13-14页 |
3 鸡球虫病抗性相关的评价指标 | 第14-16页 |
3.1 干扰素(interferon,INF) | 第14页 |
3.2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 第14-15页 |
3.3 β-胡萝卜素(β-Carotene,β-C) | 第15页 |
3.4 一氧化氮(NO) | 第15页 |
3.5 抗氧化系统酶 | 第15-16页 |
3.6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 第16页 |
4 京海黄鸡简介 | 第16-17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球虫感染对京海黄鸡不同组织IL-6,IL-8和CCLi2表达量的影响 | 第18-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18页 |
1.2 组织样本采集 | 第18页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8-19页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9页 |
1.5 主要试剂配制 | 第19页 |
1.6 鸡组织总RNA的提取和检测(Trizol法) | 第19-21页 |
1.7 cDNA的合成 | 第21页 |
1.8 荧光定量引物设计 | 第21页 |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1-22页 |
1.10 荧光定量结果分析 | 第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2.1 RNA提取结果 | 第22页 |
2.2 目的基因熔解曲线 | 第22-23页 |
2.3 基因组织表达谱分析及感染球虫后表达的变化 | 第23-25页 |
3 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IL-6基因单核苷酸突变 | 第27-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1.1 试验动物及病原 | 第27页 |
1.2 血样采集 | 第27-28页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8页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8页 |
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8页 |
1.6 鸡血液D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1.7 引物设计 | 第29页 |
1.8 PCR扩增体系和条件 | 第29-30页 |
1.9 CE测序 | 第30页 |
2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2.1 序列比对 | 第30页 |
2.2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 第30-31页 |
2.3 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的检验 | 第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检测 | 第31页 |
3.2 IL-6基因测序结果 | 第31-35页 |
3.3 IL6基因上游启动子区SNP突变位点转录因子预测 | 第35-38页 |
4 讨论 | 第38-41页 |
4.1 IL-6基因的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38-39页 |
4.2 IL-6基因5'调控区多态性 | 第39页 |
4.3 IL-6基因内含子多态性 | 第39-40页 |
4.4 IL-6基因外显子多态性 | 第40页 |
4.5 IL-6基因3'端多态性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京海黄鸡IL-6基因单核苷酸突变与柔嫩艾美尔球虫抗性指标的关联分析 | 第41-7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1.1 试验动物及病原 | 第41页 |
1.2 主要仪器设备与型号 | 第41-42页 |
1.3 抗性指标的测定 | 第42页 |
2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2.1 相关软件 | 第42页 |
2.2 单倍型分析 | 第42-43页 |
2.3 关联性分析 | 第4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76页 |
3.1 京海黄鸡IL-6基因单核苷酸突变与球虫病抗性指标的关联分析 | 第43-71页 |
3.2 IL-6基因各变异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71-73页 |
3.3 单倍型分析 | 第73-76页 |
4 讨论 | 第76-78页 |
4.1 IL-6基因单核苷酸突变与抗性指标的关联性 | 第76-77页 |
4.2 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77页 |
4.3 单倍型分析 | 第77-78页 |
全文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