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高温多雨地区半柔性基层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2-14页
        1.3.1 主要研究目标第12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3 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二章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病害形式分析第14-22页
    2.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病害形式及原因分析第14-18页
        2.1.1 结构性破坏的形式及原因分析第14-16页
        2.1.2 非结构性破坏的形式及原因分析第16-18页
    2.2 半柔性基层材料要解决的问题第18-21页
        2.2.1 反射裂缝第18-20页
        2.2.2 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第20-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半柔性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第22-40页
    3.1 原材料的选择第22-24页
        3.1.1 粗集料第22页
        3.1.2 细集料第22页
        3.1.3 水泥第22-23页
        3.1.4 乳化沥青第23页
        3.1.5 粉煤灰第23页
        3.1.6 膨胀剂第23-24页
    3.2 级配基本理论第24-26页
        3.2.1 嵌挤原则第24-25页
        3.2.2 干涉理论第25-26页
    3.3 矿料级配的确定第26-30页
        3.3.1 粗集料级配方案的确定第26-28页
        3.3.2 细集料级配方案的确定第28-30页
    3.4 沥青及水泥用量的确定第30-35页
    3.5 外加水量的确定第35-36页
    3.6 外加剂匹配方案设计第36-37页
    3.7 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第37-38页
        3.7.1 水泥水化作用第37页
        3.7.2 乳化沥青的破乳脱水作用第37-38页
    3.8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半柔性基层材料的试验研究第40-79页
    4.1 力学性能研究第40-49页
        4.1.1 试件的成型方法第40-41页
        4.1.2 抗压强度试验第41-45页
        4.1.3 劈裂强度试验第45-47页
        4.1.4 弯拉强度试验第47-49页
    4.2 抗裂性能研究第49-67页
        4.2.1 试验方法的选择第50-51页
        4.2.2 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半柔性基层材料收缩机理分析第51-52页
        4.2.3 干缩试验第52-62页
        4.2.4 温缩试验第62-67页
    4.3 高温稳定性研究第67-69页
    4.4 水稳定性研究第69-75页
        4.4.1 抗冲刷量试验第70-74页
        4.4.2 浸水马歇尔试验第74-75页
    4.5 外加剂对混合料强度形成作用的理论分析第75-76页
        4.5.1 粉煤灰的作用第75-76页
        4.5.2 膨胀剂的作用第76页
    4.6 本章小结第76-79页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第79-82页
    5.1 主要结论第79-81页
    5.2 进一步研究建议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三维图像技术的现场混凝土桥面抛丸打毛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基于弹性波理论的预应力锚索无损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