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宗教音乐研究论文

我国佛教声乐的历史与发展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9页
第一章 我国汉传佛教音乐概述第9-15页
    第一节 佛教的起源与发展第9-10页
        一、佛教概述第9页
        二、佛教起源历史脉络框架第9-10页
    第二节 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第10-12页
        一、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第10-11页
        二、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发展第11-12页
    第三节 我国汉传佛教声乐—梵呗第12-15页
        一、梵呗的概述第12页
        二、梵呗的唱诵第12-13页
        三、梵呗音乐的内容与价值第13-15页
第二章 梵呗的类别与结构第15-39页
    第一节 梵呗的类别第15-27页
        一、第一大类“赞”第15-21页
        二、第二大类“偈”第21-25页
        三、第三大类“咒”第25页
        四、第四大类“文”第25-26页
        五、梵呗中的特殊文体“佛号”第26-27页
    第二节 梵呗的曲式结构第27-38页
        一、第一种结构“单句式梵呗”第27-28页
        二、第二种结构“齐句式梵呗”第28-29页
        三、第三种结构“长短句式梵呗”第29-32页
        四、第四种结构“套曲式梵呗”之《华严字母赞》第32-38页
    第三节 梵呗的音乐特色第38-39页
第三章 梵呗在佛教法事中的运用第39-45页
    第一节 修行法事第39-42页
    第二节 庆典纪念法事第42页
    第三节 祈福祛灾法事第42-44页
    第四节 普济法事第44-45页
第四章 我国藏传佛教音乐概述第45-47页
    第一节 藏传佛教的起源与发展第45页
    第二节 藏传佛教音乐的历史发展阶段第45-47页
        一、藏传佛教音乐发展的萌芽时期第45-46页
        二、藏传佛教音乐发展的前弘期第46页
        三、藏传佛教音乐发展的后弘期前期第46页
        四、藏传佛教音乐发展的后弘期后期第46-47页
第五章 我国藏传佛教声乐—诵经调第47-64页
    第一节 诵经调音乐的类型与结构第47-62页
        一、最早的诵经调音乐—“古尔”第48-54页
        二、最具歌唱性的诵经调音乐—“鲁”第54-58页
        三、诵经调音乐中的核心—“央”第58页
        四、诵经调音乐中的“绝鲁”第58页
        五、不被佛教寺院认可的诵经调音乐—“顿”第58-59页
        六、特殊的诵经调音乐—“左盖”第59-62页
    第二节 诵经调音乐的三种音乐形态第62-64页
        一、三种音乐形态第62-63页
        二、三种音乐形态的差异第63-64页
第六章 我国藏传佛教寺院仪式中的音乐第64-67页
    第一节 藏传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的构成第64页
    第二节 藏传佛教寺院仪式中的诵经调音乐第64-65页
        一、藏传佛教寺院中的三层仪式结构第64-65页
        二、诵经调音乐在三层仪式中的对应第65页
    第三节 藏传佛教声乐的重要价值第65-67页
结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个人简历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为艺术 为爱情--沈桢瑜硕士毕业音乐会设计
下一篇:山西民歌在当代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