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3页 |
1.1 引言 | 第17-23页 |
1.1.1 汞的物化性质及毒性 | 第17-18页 |
1.1.2 环境中汞的来源及其行为 | 第18-21页 |
1.1.3 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 第21-23页 |
1.2 土壤中汞的赋存形态与其影响因素 | 第23-26页 |
1.2.1 土壤中汞的赋存形态研究 | 第23-24页 |
1.2.2 土壤中汞的各形态之间的转化及释放 | 第24-26页 |
1.3 土壤矿物对汞的吸附作用 | 第26-27页 |
1.3.1 土壤中的各种矿物对汞的吸附作用 | 第26页 |
1.3.2 土壤中的矿物汞对汞的吸附 | 第26页 |
1.3.3 土壤中汞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1.4 汞污染土壤的生物有效性 | 第27-29页 |
1.4.1 汞的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与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1.4.2 汞的赋存形态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研究 | 第28-29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9-33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5.3 实验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45页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3-34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2.1.2 实验仪器和装置 | 第33-34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2.2.1 汞污染自然土壤 | 第34页 |
2.2.2 汞形态模拟土壤 | 第34-3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5-45页 |
2.3.1 土壤理化特性测定 | 第35-37页 |
2.3.2 土壤汞形态NTSH调控实验设计 | 第37-38页 |
2.3.3 盆栽实验设计 | 第38-40页 |
2.3.4 总汞与各形态汞的提取测定 | 第40-43页 |
2.3.5 实验室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污染土壤中汞的形态分布特征 | 第45-53页 |
3.1 前言 | 第45页 |
3.2 汞污染土壤的基本性质 | 第45页 |
3.3 污染土壤中总汞与各形态汞分布情况 | 第45-47页 |
3.4 汞污染土壤形态分布的影响因素 | 第47-52页 |
3.4.1 NTSH体系对汞污染土壤形态分布的调控 | 第47-50页 |
3.4.2 植物生长对汞污染土壤中形态分布的影响 | 第50-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土壤中汞的赋存形态与生物有效性 | 第53-67页 |
4.1 前言 | 第53页 |
4.2. 室内盆栽实验结果 | 第53-57页 |
4.2.1 三种植物的生长情况 | 第53-55页 |
4.2.2 三种植物汞吸收量与各形态汞之间的相关性 | 第55-57页 |
4.3 野外盆栽实验结果 | 第57-62页 |
4.3.1 不同十壤中植物的生长情况 | 第57-59页 |
4.3.2 土壤中NTSH调控与植物吸收汞量的关系 | 第59-60页 |
4.3.3 土壤中各汞形态含量与植物吸收汞量的关系 | 第60-62页 |
4.4 汞形态模拟土壤盆栽实验结果 | 第62-65页 |
4.4.1 各模拟形态土壤中汞的形态分析 | 第62-63页 |
4.4.2 各模拟土壤中空心菜生长情况 | 第63页 |
4.4.3 模拟土壤中各形态汞与空心菜吸收量之间的关系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页 |
5.2 建议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9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