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边缘社区交通出行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城市低收入群体的视角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机动化时代城市向边缘区快速蔓延 | 第9页 |
1.1.2 公平正义背景下交通问题凸显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对象和问题 | 第10-12页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1.3.2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1.3.3 研究章节安排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2-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2 技术框架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5页 |
2.1 城市交通与社会排斥研究 | 第15-19页 |
2.1.1 机动性与可达性 | 第15-16页 |
2.1.2 社会排斥理论 | 第16-17页 |
2.1.3 交通与社会排斥 | 第17-19页 |
2.2 边缘社区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2.2.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 第19-21页 |
2.2.2 城市边缘化社区 | 第21页 |
2.2.3 居住空间特征对出行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 低收入群体的出行特征与交通需求 | 第22-23页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3页 |
2.4 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南京边缘化社区物质空间特征 | 第25-33页 |
3.1 住区区位 | 第25页 |
3.2 用地布局特征 | 第25-28页 |
3.2.1 住区规模 | 第25-26页 |
3.2.2 建筑布局 | 第26页 |
3.2.3 社区道路与停车系统 | 第26-28页 |
3.3 设施供给特征 | 第28-31页 |
3.3.1 公共交通供给 | 第28-29页 |
3.3.2 街道交通设计 | 第29-30页 |
3.3.3 公共设施配置 | 第30-31页 |
3.4 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城市低收入群体交通出行特征 | 第33-47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33页 |
4.2 家庭属性 | 第33-37页 |
4.2.1 家庭住房来源 | 第33-34页 |
4.2.2 家庭人口情况 | 第34页 |
4.2.3 家庭年收入 | 第34-35页 |
4.2.4 家庭拥有交通工具数 | 第35-37页 |
4.3 个人属性 | 第37-40页 |
4.3.1 性别 | 第37页 |
4.3.2 职业 | 第37-38页 |
4.3.3 年龄结构 | 第38页 |
4.3.4 受教育程度 | 第38-39页 |
4.3.5 公交IC卡及驾照 | 第39-40页 |
4.4 低收入人群交通出行行为特征 | 第40-44页 |
4.4.1 出行频率 | 第40页 |
4.4.2 出行方式 | 第40-41页 |
4.4.3 出行目的 | 第41-42页 |
4.4.4 出行时耗 | 第42-43页 |
4.4.5 全日各时段出行量 | 第43-44页 |
4.5 交通支出现状 | 第44-47页 |
第五章 边缘社区低收入群体出行问题分析 | 第47-59页 |
5.1 经济上的排斥 | 第47-48页 |
5.1.1 经济排斥的表征 | 第47页 |
5.1.2 经济排斥的原因剖析 | 第47-48页 |
5.2 时间上的排斥 | 第48-51页 |
5.2.1 时间排斥的表征 | 第48-49页 |
5.2.2 时间排斥的原因剖析 | 第49-51页 |
5.3 空间上的排斥 | 第51-53页 |
5.3.1 空间排斥的表征 | 第51-53页 |
5.3.2 空间排斥的原因剖析 | 第53页 |
5.4 安全上的排斥 | 第53-56页 |
5.4.1 安全排斥的表征 | 第53-54页 |
5.4.2 安全排斥的原因剖析 | 第54-56页 |
5.5 小结 | 第56-59页 |
第六章 边缘社区低收入人群交通出行保障对策 | 第59-73页 |
6.1 降低出行经济成本 | 第59-61页 |
6.1.1 创新公交经营管理模式 | 第59-60页 |
6.1.2 制定公平的票制票价 | 第60-61页 |
6.2 减少出行时间成本 | 第61-64页 |
6.2.1 推行公交优先政策 | 第61-62页 |
6.2.2 实现不同交通方式有效整合 | 第62-63页 |
6.2.3 细划和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模式 | 第63-64页 |
6.3 增加公共交通供给 | 第64-68页 |
6.3.1 完善城市道路体系 | 第65页 |
6.3.2 构建公交社区 | 第65-68页 |
6.4 保障慢行交通安全 | 第68-73页 |
6.4.1 步行交通 | 第68-71页 |
6.4.2 非机动交通 | 第71-72页 |
6.4.3 交通管理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问题 | 第73-75页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73页 |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73-74页 |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80-83页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3-84页 |
附录2 问卷调查表 | 第84-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