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海南血竭配糖体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1. 前言第10-23页
    1.1 甾体皂苷的研究概况第10-16页
        1.1.1 甾体皂苷的结构特征第10-12页
        1.1.2 甾体皂苷的结构研究方法第12-13页
        1.1.3 甾体皂苷的生物活性第13-16页
            1.1.3.1 抗肿瘤作用第14页
            1.1.3.2 增强免疫力第14-15页
            1.1.3.3 抗生育作用第15页
            1.1.3.4 抗真菌活性第15页
            1.1.3.5 杀软体动物作用第15页
            1.1.3.6 降低血糖作用第15-16页
            1.1.3.7 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第16页
    1.2 龙血树属植物中甾体皂苷的研究进展第16-22页
        1.2.1 海南龙血树的分布第16-17页
        1.2.2 血竭资源考证第17页
        1.2.3 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第17-21页
        1.2.4 生物活性研究第21-22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1页
    2.1 实验用品及材料第23-25页
        2.1.1 仪器、试剂及耗材第23-24页
        2.1.2 植物材料第24-25页
    2.2 常用显色剂的配制和使用方法第25页
    2.3 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方法第25-28页
        2.3.1 大孔树脂柱层析第25-26页
        2.3.2 反相柱层析第26页
        2.3.3 硅胶柱层析第26页
        2.3.4 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第26-27页
        2.3.5 薄层层析(TLC)第27页
        2.3.6 结构鉴定方法第27-28页
    2.4 配糖体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第28-29页
    2.5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筛选第29-31页
        2.5.1 生物活性筛选的目的第29页
        2.5.2 生物活性筛选方法第29-30页
        2.5.3 阳性对照第30页
        2.5.4 肿瘤细胞和人体病原菌的类型第30页
        2.5.5 样品浓度第30页
        2.5.6 培养条件第30页
        2.5.7 生物活性筛选结果第30-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53页
    3.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31-52页
        3.1.1 化合物的结构第32-33页
        3.1.2 新化合物酸水解第33页
        3.1.3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33-39页
        3.1.4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第39-52页
    3.2 生物活性筛选结果第52-53页
        3.2.1 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第52页
        3.2.2 抗菌(SA)活性筛选第52-53页
4. 讨论第53-56页
    4.1 海南血竭中的配糖体成分第53-54页
    4.2 海南血竭甾体皂苷类成分的波谱特征第54-55页
        4.2.1 ~1H NMR谱特征第54页
        4.2.2 ~(13)C NMR谱特征第54-55页
    4.3 海南血竭配糖体成分的构效关系讨论第55-56页
5.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缩略语表第64-65页
新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图谱第65-85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马齿GRAS蛋白SpSCL1的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
下一篇: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油脂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