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挡水坝论文--混凝土坝论文--拱坝论文

基于矢量和法的乌东德高拱坝坝肩稳定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12-13页
        1.1.1 拱坝的主要特点第12页
        1.1.2 国内外拱坝建设发展史简况第12-13页
        1.1.3 高拱坝坝肩稳定性分析研究的重要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研究目标第17-20页
第二章 坝肩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讨论第20-25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强度折减安全系数第20-22页
    2.3 超载安全系数第22-23页
    2.4 矢量和安全系数第23-25页
第三章 坝肩抗滑稳定性计算与评价理论第25-39页
    3.1 有限元方法第25-28页
        3.1.1 弹塑性分析第25-27页
        3.1.2 ANSYS第27-28页
    3.2 有限差分法第28-31页
        3.2.1 FLAC~(3D)程序简介第28-29页
        3.2.2 FLAC3D程序的基本原理第29-31页
    3.3 矢量和方法第31-39页
        3.3.1 矢量和法的矢量表达式第31-32页
        3.3.2 下滑方向的确定第32-36页
        3.3.3 拱坝坝肩稳定分析中矢量和法的应用第36-39页
第四章 乌东德拱坝坝肩稳定性影响因素第39-45页
    4.1 乌东德拱坝工程概况第39-40页
    4.2 影响坝肩稳定性的因素第40-44页
        4.2.1 弱卸荷带的承载力第40-41页
        4.2.2 拱端与基岩的连接方式第41页
        4.2.3 地下厂房的布置第41-42页
        4.2.4 K25 溶洞的影响第42页
        4.2.5 拱座岩体中 B 类角砾岩第42页
        4.2.6 裂隙第42-44页
        4.2.7 层间剪切带第44页
    4.3 乌东德拱坝坝肩稳定性问题分析思路第44-45页
第五章 乌东德拱坝坝肩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评价第45-56页
    5.1 模型建立第45-49页
        5.1.1 计算网格第45-47页
        5.1.2 材料参数第47-49页
    5.2 稳定性分析和评价第49-55页
        5.2.1 弱卸荷带的承载力第49页
        5.2.2 K25 溶洞第49-50页
        5.2.3 拱端与基岩的连接方式第50-52页
        5.2.4 地下厂房的布置第52-55页
    5.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乌东德拱坝联合坝址区岩体三维数值模型构建及坝肩稳定性分析第56-78页
    6.1 模型建立第56-59页
        6.1.1 计算范围与坐标系第56-57页
        6.1.2 计算网格与边界条件第57-59页
        6.1.3 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第59页
        6.1.4 计算荷载第59页
    6.2 开挖过程动态稳定第59-67页
        6.2.1 应力场分布特征第60-63页
        6.2.2 变形响应特征第63-65页
        6.2.3 破坏特征第65-66页
        6.2.4 结论第66-67页
    6.3 正常荷载作用下的坝肩稳定第67-72页
        6.3.1 应力场分布特征第67-69页
        6.3.2 变形响应特征第69-72页
        6.3.3 结论第72页
    6.4 正常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楔块滑移稳定第72-77页
        6.4.1 确定滑移楔块第72-76页
        6.4.2 稳定性结果第76-77页
    6.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78-80页
    7.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78页
    7.2 后续研究工作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通信企业的供应链流程组织优化与决策分析
下一篇:大型桥梁灾害性天气应急资源存储方式选择和应急调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