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翻车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1.3.1 翻车机在我国港口的发展和使用 | 第10-12页 |
1.3.2 国外翻车机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4 课题研究来源 | 第13-14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 第14-15页 |
第2章 有限元法简介及其模型建立 | 第15-22页 |
2.1 有限元法的概述 | 第15-17页 |
2.1.1 有限元法的发展及应用 | 第15页 |
2.1.2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15-17页 |
2.1.3 有限单元法的优缺点 | 第17页 |
2.2 有限元法进行分析的步骤 | 第17-18页 |
2.3 ANSYS 软件简介 | 第18-21页 |
2.3.1 ANSYS 软件功能 | 第19页 |
2.3.2 ANSYS 软件的组成 | 第19-20页 |
2.3.3 ANSYS 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20-21页 |
2.4 翻车机转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1页 |
2.4.1 模型的简化 | 第21页 |
2.4.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翻车机有限元网格划分及模型载荷计算 | 第22-37页 |
3.1 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22-24页 |
3.1.1 定义单元属性 | 第22页 |
3.1.2 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22-23页 |
3.1.3 定义材料的属性 | 第23-24页 |
3.2 翻车机载荷的施加 | 第24-36页 |
3.2.1 翻车机转子载荷工况的选择 | 第24页 |
3.2.2 各种附加载荷的计算 | 第24页 |
3.2.3 翻车机施加载荷的计算 | 第24-36页 |
3.3 求解 | 第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37-69页 |
4.1 有限元的计算结果 | 第37-64页 |
4.1.1 满载(总重 100 吨)时的计算结果云图 | 第37-50页 |
4.1.2 超载(总重 120 吨)时的计算结果云图 | 第50-54页 |
4.1.3 满载冻煤(100 吨)时的计算结果云图 | 第54-64页 |
4.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68页 |
4.2.1 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 | 第65-66页 |
4.2.2 关键点(部位)应力变化规律 | 第66-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