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区域土地整治生态安全空间结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土地整治研究进展第9-11页
        1.2.2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第11页
        1.2.3 研究评述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2-14页
        1.3.1 研究目的第12页
        1.3.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3 研究技术路线第13-14页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第14-20页
    2.1 理论基础第14-16页
        2.1.1 生态足迹理论第14-15页
        2.1.2 系统理论第15页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5-16页
        2.1.4 人地关系理论第16页
    2.2 生态足迹模型及其概述第16-20页
        2.2.1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及步骤第16-17页
        2.2.2 生态承载力第17-18页
        2.2.3 生态盈亏第18页
        2.2.4 生态压力指数第18页
        2.2.5 万元GDP生态足迹第18-19页
        2.2.6 万元GDP生态盈亏第19-20页
3 项目区概况第20-35页
    3.1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第20-22页
        3.1.1 项目区自然条件第20-21页
        3.1.2 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第21-22页
    3.2 数据分析第22-24页
        3.2.1 整治前基本数据分析第22-23页
        3.2.2 整治后基本数据分析第23-24页
    3.3 整治前生态安全分析第24-35页
        3.3.1 生态足迹及空间构成第24-25页
        3.3.2 项目区的生态盈亏及空间构成第25-30页
        3.3.3 生态压力指数及空间构成第30-31页
        3.3.4 万元GDP的生态足迹及空间构成第31-35页
4 土地整治生态安全效益分析第35-52页
    4.1 整治后项目区生态足迹及其空间结构第35-42页
        4.1.1 项目区的生态足迹及其构成要素第35页
        4.1.2 项目区生态足迹的空间结构第35-42页
    4.2 整治后项目区生态盈亏及其空间结构第42-46页
        4.2.1 项目区的生态盈亏及其构成要素第42-43页
        4.2.2 项目区生态盈亏的空间结构第43-46页
    4.3 整治后项目生态压力及其空间结构第46-48页
    4.4 整治后项目区万元GDP的生态足迹及其空间结构第48-52页
        4.4.1 项目区万元GDP的生态足迹及其构成要素第48-50页
        4.4.2 项目区万元GDP的生态盈亏空间结构第50-52页
5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58页
作者简历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列宁农村建设思想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下一篇:山楂原花青素的色谱行为及硫解转换系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