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污染环境罪若干问题研究--以最新司法解释为视角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污染环境罪法制进程概述第13-19页
    第一节 我国污染环境罪的法制进程第13-16页
        一、 1979 年刑法的萌芽阶段第13-14页
        二、 1997 年重大污染事故罪的破冰阶段第14-15页
        三、 2011 年污染环境罪的转型阶段第15-16页
        四、 2013 年“两高”司法解释的完善阶段第16页
    第二节 最新司法解释涉及污染环境罪的内容介绍第16-19页
        一、 “有毒物质”范围认定第16-17页
        二、 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第17页
        三、 入罪标准与加重情节第17-18页
        四、 酌定情节与想象竞合第18页
        五、 环境污染鉴定机构与程序第18-19页
第二章 污染环境罪的犯罪既遂形态研究第19-29页
    第一节 污染环境罪结果犯的历史缺陷第19-22页
        一、 结果犯的概念第19页
        二、 污染环境罪结果犯的既遂规定第19-21页
        三、 污染环境罪结果犯的缺陷第21-22页
    第二节 污染环境罪行为犯的实际确立第22-25页
        一、 行为犯的概念第22-23页
        二、 最新司法解释对于行为犯的确立第23页
        三、 污染环境罪行为犯和结果犯并行的现实评析第23-25页
    第三节 污染环境罪危险犯的未来设想第25-29页
        一、 危险犯的概念厘定第25页
        二、 污染环境罪建立危险犯的必要性分析第25-27页
        三、 污染环境罪设置危险犯的设想建议第27-29页
第三章 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研究第29-35页
    第一节 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态界定第29-31页
        一、 污染环境罪主观罪过形态的争论第29-30页
        二、 污染环境罪主观罪过形态的理性分析第30-31页
    第二节 关于引入严格责任原则的法理分析第31-35页
        一、 严格责任原则的概念界定第31-32页
        二、 我国污染环境罪引入严格责任原则的必要性分析第32-33页
        三、 严格责任的适度引入和限制性设置第33-35页
第四章 污染环境罪司法适用具体问题研究第35-44页
    第一节 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分析第35-37页
        一、 污染环境罪传统因果关系认定的弊端第35页
        二、 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论证的合理设置第35-37页
    第二节 入罪标准与加重情节的具体把握第37-41页
    第三节 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司法适用第41-44页
        一、 污染环境罪单位犯罪司法适用分析第41-42页
        二、 污染环境罪共同犯罪司法适用分析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后记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预先指示制度及其在我国的构建
下一篇:反收购视角下目标公司董事行为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