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预先指示制度概述 | 第13-20页 |
第一节 预先指示的概念 | 第13-15页 |
第二节 预先指示的类型 | 第15-20页 |
一、 指令型预先指示 | 第15-17页 |
二、 代理型预先指示 | 第17-19页 |
三、 指令型预先指示与代理型预先指示同时使用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预先指示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0-31页 |
第一节 患者自己决定权 | 第20-27页 |
一、 医学伦理的允许原则与尊重自主原则 | 第20-22页 |
二、 知情同意原则 | 第22-24页 |
三、 尊严死的法理 | 第24-27页 |
第二节 主体同一性原理 | 第27-31页 |
一、 主体非同一的理论 | 第28-29页 |
二、 主体同一性原理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预先指示制度的域外发展 | 第31-40页 |
第一节 预先指示制度的缘起——美国的司法实践和立法 | 第31-35页 |
一、 克鲁赞诉密苏里卫生部长案 | 第31-33页 |
二、 《患者自己决定法》 | 第33-34页 |
三、 《统一医疗决定法》 | 第34-35页 |
第二节 预先指示制度在欧洲的兴起 | 第35-40页 |
一、 英国 | 第36页 |
二、 德国 | 第36-37页 |
三、 奥地利 | 第37-38页 |
四、 瑞士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预先指示制度在我国的构建 | 第40-63页 |
第一节 预先指示制度对我国的意义 | 第40-42页 |
第二节 预先指示制度的具体构建 | 第42-63页 |
一、 预先指示的做成 | 第42-49页 |
二、 预先指示的生效和效力 | 第49-56页 |
三、 预先指示的撤销 | 第56-58页 |
四、 预先指示的保存 | 第58-60页 |
五、 侵权责任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附录1 美国《统一医疗决定法》的预先指示范本 | 第74-79页 |
附录2 德国预先指示网站的预先指示范本 | 第79-81页 |
附录3 中国选择与尊严网站的生前预嘱范本 | 第81-8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后记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