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概述 | 第9-10页 |
1.2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轻钢托梁—细骨料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 第21-43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试验目的及意义 | 第21页 |
2.3 试件设计与材料特性 | 第21-28页 |
2.3.1 试件设计 | 第21-27页 |
2.3.2 试件的制作 | 第27-28页 |
2.4 试件的材料特性 | 第28-32页 |
2.4.1 钢材材性 | 第28-31页 |
2.4.2 细石混凝土试块材性试验 | 第31页 |
2.4.3 界面处理剂 | 第31-32页 |
2.5 试验装置 | 第32-33页 |
2.6 测点布置 | 第33页 |
2.7 加载制度 | 第33-34页 |
2.8 试验现象 | 第34-40页 |
2.8.1 BM-B1梁试验现象 | 第34-36页 |
2.8.2 BM-B2梁试验现象 | 第36-38页 |
2.8.3 BM-B3梁试验现象 | 第38-40页 |
2.9 试验结果 | 第40-42页 |
2.10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轻钢托梁—细骨料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力数值分析 | 第43-58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单元选取及材性定义 | 第43-46页 |
3.3 模型的建立 | 第46-49页 |
3.3.1 建立几何模型 | 第46页 |
3.3.2 生成有限元模型 | 第46-48页 |
3.3.3 约束和加载 | 第48-49页 |
3.4 求解及结果后处理 | 第49-51页 |
3.4.1 求解设置 | 第49-50页 |
3.4.2 结果后处理 | 第50-51页 |
3.5 轻钢托梁—细骨料混凝土组合梁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第51-57页 |
3.5.1 试件破坏特征及对比分析 | 第51-55页 |
3.5.2 试件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 第55-57页 |
3.6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轻钢托梁—细骨料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 | 第58-89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变参数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4.3 组合梁抗弯极限承载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78页 |
4.3.1 组合梁跨度的影响 | 第60-64页 |
4.3.2 钢梁腹板高度、钢材强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4.3.3 连接钢梁与压型钢板的螺钉间距影响 | 第65-68页 |
4.3.4 混凝土板厚度影响 | 第68-71页 |
4.3.5 钢梁跨高比、腹板高厚比的影响 | 第71-78页 |
4.4 组合梁设计方法探讨 | 第78-88页 |
4.4.1 现有组合梁设计公式 | 第78-79页 |
4.4.2 部分抗剪计算方法 | 第79-83页 |
4.4.3 理论验证算例 | 第83-88页 |
4.5 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5.1 结论 | 第89-90页 |
5.2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和获奖情况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