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快速出口滑行道优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航空器着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14-25页 |
2.1 航空器着陆模型 | 第14-19页 |
2.1.1 空中段 | 第15-16页 |
2.1.2 第一过渡段 | 第16页 |
2.1.3 减速段 | 第16-18页 |
2.1.4 第二过渡段 | 第18页 |
2.1.5 转出段 | 第18-19页 |
2.2 航空器着陆中可修正性因素分析 | 第19-23页 |
2.2.1 湿跑道或污染跑道 | 第19-20页 |
2.2.2 跑道宽度、坡度 | 第20-21页 |
2.2.3 减阻措施 | 第21-22页 |
2.2.4 海拔高度、温度 | 第22页 |
2.2.5 航空器着陆重量 | 第22-23页 |
2.2.6 进场标高、下滑角度 | 第23页 |
2.3 航空器着陆中可避免性因素分析 | 第23-25页 |
2.3.1 风 | 第23页 |
2.3.2 入口速度 | 第23页 |
2.3.3 接地点控制 | 第23-24页 |
2.3.4 航空器重心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快速出口位置及算法优化 | 第25-44页 |
3.1 本章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3.2 着陆距离数据生成 | 第26-27页 |
3.2.1 着陆跑道长度影响分析 | 第26页 |
3.2.2 蒙特卡洛模拟技术 | 第26页 |
3.2.3 着陆距离数据生成 | 第26-27页 |
3.3 着陆距离位置优化 | 第27-29页 |
3.3.1 启发式减速模型 | 第27页 |
3.3.2 着陆最优位置选定 | 第27-29页 |
3.3.3 着陆最优位置集的选定 | 第29页 |
3.4 快滑着陆模型 | 第29-31页 |
3.5 出口转出位置的算法设计 | 第31-36页 |
3.5.1 动态规划算法介绍 | 第31-33页 |
3.5.2 新建快滑转出位置算法构建 | 第33-34页 |
3.5.3 现有快滑转出位置评估 | 第34-35页 |
3.5.4 改建快滑转出位置算法设计 | 第35-36页 |
3.5.5 程序辅助计算设计 | 第36页 |
3.6 实例分析 | 第36-43页 |
3.6.1 南宁机场现状分析 | 第36-39页 |
3.6.2 快速转出位置设计 | 第39-43页 |
3.6.3 南宁机场快滑转出位置设计总体建议 | 第43页 |
3.7 快滑转出位置对机场容量影响分析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快速出口安全高效运行的研究 | 第44-54页 |
4.1 标准快速出口几何设计 | 第44-50页 |
4.1.1 转弯半径确定 | 第44-45页 |
4.1.2 弯道增补面 | 第45-50页 |
4.2 快速出口安全高效性分析 | 第50-54页 |
4.2.1 安全性分析 | 第50-52页 |
4.2.2 高效性分析 | 第52-54页 |
第五章 航空器利用快滑起飞的探讨 | 第54-67页 |
5.1 快滑用于起飞的可行性 | 第55页 |
5.2 正常起飞跑道长度确定 | 第55-56页 |
5.3 快滑起飞模型 | 第56-61页 |
5.3.1 对正跑道地面滑跑距离 | 第57-58页 |
5.3.2 对正跑道前的地面滑跑距离计算 | 第58-59页 |
5.3.3 模型的建立 | 第59-61页 |
5.4 快滑起飞安全性和优势分析 | 第61-62页 |
5.5 机场快滑起飞算例 | 第62-67页 |
5.5.1 机场数据 | 第62页 |
5.5.2 可用快滑起飞的机型 | 第62-64页 |
5.5.3 出港高峰时跑道容量的提升 | 第64-65页 |
5.5.4 起降交错时跑道容量的提升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