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2-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3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机场群协同性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30页 |
2.1 机场群定义及构成 | 第15-16页 |
2.2 机场群协同性理论研究 | 第16页 |
2.3 机场群生命周期理论研究 | 第16-25页 |
2.3.1 国外机场群发展历程案例研究 | 第17-24页 |
2.3.2 国外机场群发展历程启示 | 第24-25页 |
2.4 机场群动力机制理论研究 | 第25-28页 |
2.4.1 机场群协同发展动力机制形成机理 | 第26页 |
2.4.2 机场群协同发展动力机制构成要素分析 | 第26-28页 |
2.5 机场群协同性与生命周期、动力机制的关系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机场群协同性评价与生命周期判定方法研究 | 第30-42页 |
3.1 机场群协同性评价方法研究 | 第30-37页 |
3.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0页 |
3.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0-36页 |
3.1.3 机场群协同性评价方法选择及步骤 | 第36-37页 |
3.2 机场群生命周期阶段判定方法研究 | 第37-40页 |
3.2.1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及步骤 | 第38-40页 |
3.2.2 有序聚类法原理及步骤 | 第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京津冀机场群与纽约机场群协同性评价、生命周期判定 | 第42-70页 |
4.1 京津冀机场群与纽约机场群协同性评价 | 第42-60页 |
4.1.1 京津冀机场群协同性评价指标分析 | 第42-54页 |
4.1.2 纽约机场群协同性评价指标分析 | 第54-56页 |
4.1.3 京津冀机场群协同性评价 | 第56-60页 |
4.1.4 纽约机场群协同性评价 | 第60页 |
4.2 京津冀机场群与纽约机场群生命周期判定 | 第60-67页 |
4.2.1 京津冀机场群生命周期阶段判定 | 第60-66页 |
4.2.2 纽约机场群生命周期阶段判定 | 第66-67页 |
4.3 京津冀机场群与纽约机场群评价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基于北京新机场的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对策 | 第70-76页 |
5.1 2013-2028年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阶段划分 | 第70-72页 |
5.2 2013-2028年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对策 | 第72-75页 |
5.2.1 2013-2018年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对策 | 第72-74页 |
5.2.2 2018-2025年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对策 | 第74-75页 |
5.2.3 2025年之后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对策 | 第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6页 |
6.2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