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炭黑催化高锰酸钾氧化胺类有机物的效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2 高锰酸钾去除有机污染物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高锰酸钾氧化去除有机污染物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高锰酸钾催化氧化去除有机物污染物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碳材料在水处理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第13-15页
        1.3.1 碳材料吸附效能的研究与应用第13-14页
        1.3.2 碳材料催化效能的研究与应用第14-15页
    1.4 炭黑简介第15-19页
        1.4.1 炭黑的分类及原料第15页
        1.4.2 炭黑的制备第15-16页
        1.4.3 炭黑的基本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第16页
        1.4.4 炭黑的常用表征方法第16-18页
        1.4.5 炭黑与其它碳材料的性质对比第18-19页
    1.5 炭黑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第19-21页
        1.5.1 炭黑吸附效能的研究与应用第19-20页
        1.5.2 炭黑催化效能的研究与应用第20-21页
    1.6 苯胺类有机污染物概述第21-23页
        1.6.1 苯胺的污染现状及降解方法研究第21-22页
        1.6.2 溴代苯胺的污染现状及降解方法研究第22页
        1.6.3 磺胺类物质的污染现状及降解方法研究第22-23页
    1.7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25页
        1.7.1 待解决的问题第23-24页
        1.7.2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第25-32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5-26页
        2.1.1 实验试剂第25页
        2.1.2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2 实验材料的配制第26-27页
        2.2.1 储备液的配置第26-27页
        2.2.2 缓冲溶液的配置第27页
    2.3 实验设计第27-29页
        2.3.1 高锰酸钾氧化胺类有机物动力学实验第27页
        2.3.2 原位制备二氧化锰催化高锰酸钾氧化胺类有机物动力学实验第27页
        2.3.3 炭黑/碳纳米管催化高锰酸钾氧化胺类有机物动力学实验第27-28页
        2.3.4 炭黑/碳纳米管吸附胺类有机物动力学实验第28页
        2.3.5 预氧化后炭黑催化高锰酸钾氧化胺类有机物动力学实验第28-29页
        2.3.6 实际水体中炭黑/碳纳米管催化动力学对比实验第29页
    2.4 样品分析方法第29-31页
        2.4.1 pH的测定第29页
        2.4.2 胺类有机物浓度的测定第29-30页
        2.4.3 高锰酸钾及二氧化锰浓度的测定第30-31页
    2.5 炭黑性质的表征方法第31-32页
        2.5.1 BET比表面积分析第31页
        2.5.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1-32页
第3章 高锰酸钾氧化胺类有机物效能研究第32-46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高锰酸钾氧化苯胺效能研究第32-33页
    3.3 高锰酸钾氧化溴胺效能研究第33-42页
        3.3.1 水体条件的影响第33-34页
        3.3.2 目标物初始浓度的影响第34-35页
        3.3.3 氧化剂浓度的影响第35-36页
        3.3.4 目标物取代基位置的影响第36-38页
        3.3.5 二氧化锰催化高锰酸钾氧化溴胺效能研究第38-41页
        3.3.6 二氧化锰氧化及吸附溴胺效能研究第41-42页
    3.4 高锰酸钾氧化磺胺类物质SMZ效能研究第42-44页
        3.4.1 水体条件的影响第42-43页
        3.4.2 二氧化锰催化高锰酸钾氧化SMZ效能研究第43页
        3.4.3 二氧化锰氧化及吸附SMZ效能研究第43-44页
    3.5 二氧化锰催化机理探究第44-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炭黑催化高锰酸钾氧化胺类有机物效能研究第46-66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炭黑催化高锰酸钾氧化苯胺效能研究第46-47页
    4.3 炭黑催化高锰酸钾氧化溴胺效能研究第47-57页
        4.3.1 水体条件的影响第47页
        4.3.2 催化剂浓度的影响第47-48页
        4.3.3 目标物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8-49页
        4.3.4 炭黑对溴胺吸附效能的研究第49-50页
        4.3.5 炭黑的改性处理第50-57页
    4.4 炭黑催化高锰酸钾氧化SMZ的效能研究第57-62页
        4.4.1 水体条件的影响第57-58页
        4.4.2 催化剂浓度的影响第58-59页
        4.4.3 目标物浓度的影响第59-60页
        4.4.4 炭黑对SMZ吸附效能的研究第60-61页
        4.4.5 炭黑的改性处理第61-62页
    4.5 炭黑催化机理探究第62-64页
        4.5.1 炭黑的间接催化作用第62-63页
        4.5.2 炭黑的直接催化作用第63-64页
    4.6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5章 炭黑与碳纳米管的效能及性质对比第66-76页
    5.1 引言第66页
    5.2 炭黑在人工配水及实际水体中催化效能对比第66-68页
    5.3 炭黑与碳纳米管(CNTs)催化效能对比第68-72页
        5.3.1 炭黑与碳纳米管(CNTs)在人工配水中催化效能对比第68-70页
        5.3.2 炭黑与碳纳米管(CNTs)在实际水体中催化效能对比第70-72页
    5.4 炭黑与碳纳米管(CNTs)吸附效能对比第72-73页
    5.5 炭黑与碳纳米管(CNTs)理化性质对比第73-74页
        5.5.1 BET比表面积分析第73页
        5.5.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分析第73-74页
    5.6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粉煤灰改性及其钝化污泥与吸附水中的Cu和Zn的研究
下一篇:高铁酸盐反应过程中过氧化氢生成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