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问题述评 | 第13页 |
1.3 城市水系统数据库特性 | 第13-15页 |
1.3.1 城市水系统数据的含义和特征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城市水系统数据的作用 | 第14页 |
1.3.3 城市水系统数据库的特征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城市水系统数据库构建方法 | 第18-30页 |
2.1 城市水系统数据库设计框架与流程 | 第18-19页 |
2.1.1 城市水系统数据库总体结构设计 | 第18页 |
2.1.2 城市水系统数据库构建流程 | 第18-19页 |
2.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组成分析 | 第19-20页 |
2.3 城市水系统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设计方法 | 第20-24页 |
2.3.1 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的特点 | 第21页 |
2.3.2 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的构成 | 第21-22页 |
2.3.3 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22页 |
2.3.4 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 第22-24页 |
2.4 城市水系统Access属性数据库设计方法 | 第24-30页 |
2.4.1 Access属性数据库特点 | 第24-25页 |
2.4.2 Access属性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25页 |
2.4.3 Access属性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25-30页 |
3 两江新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 | 第30-46页 |
3.1 两江新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目标 | 第30页 |
3.2 两江新区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建设 | 第30-39页 |
3.2.1 空间数据库框架设计 | 第30-31页 |
3.2.2 空间数据库数据结构分析 | 第31页 |
3.2.3 空间数据库的结构构建 | 第31-39页 |
3.3 两江新区基础地理信息属性数据库建设 | 第39-46页 |
3.3.1 属性数据库框架设计 | 第39页 |
3.3.2 属性数据库数据结构分析 | 第39-40页 |
3.3.3 属性数据库的结构构建 | 第40-46页 |
4 两江新区城市自然水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46-72页 |
4.1 城市自然水系统数据库架构建设 | 第46页 |
4.2 两江新区河流数据库构建 | 第46-63页 |
4.2.1 两江新区河道特征分析 | 第46-48页 |
4.2.2 两江新区河流水质监测与分析 | 第48-50页 |
4.2.3 两江新区河流数据库构建 | 第50-63页 |
4.3 两江新区湖库数据库构建 | 第63-72页 |
4.3.1 两江新区湖库规模分析 | 第63页 |
4.3.2 两江新区湖库水质监测与分析 | 第63-65页 |
4.3.3 两江新区湖库数据库构建 | 第65-72页 |
5 两江新区城市社会水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72-82页 |
5.1 城市社会水系统数据库架构建设 | 第72页 |
5.2 两江新区给水厂信息数据库构建 | 第72-77页 |
5.2.1 两江新区给水厂数据库构建 | 第72-76页 |
5.2.2 给水厂供水量数据分析 | 第76-77页 |
5.3 两江新区污水厂信息数据库构建 | 第77-82页 |
5.3.1 污水厂空间数据库构建 | 第77-80页 |
5.3.2 污水厂处理规模数据分析 | 第80-8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结论 | 第82页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 | 第90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0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90页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相关科研项目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