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12-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现实意义第13页
    1.3 研究目的第13-14页
2 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第14-21页
    2.1 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研究概述第14-15页
        2.1.1 微信概述第14页
        2.1.2 微信公众平台研究概述第14-15页
    2.2 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综述第15-18页
        2.2.1 “使用与满足”理论概述第15页
        2.2.2 “使用与满足”理论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研究第15-16页
        2.2.3 互联网与新兴媒体的使用动机测量第16-17页
        2.2.4 互联网领域几大主要需求研究概述第17-18页
    2.3 大五人格特质与互联网使用意愿关系研究概述第18-19页
    2.4 问题提出第19-21页
        2.4.1 微信公众平台研究较少第19页
        2.4.2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使用动机研究工具有待开发第19-20页
        2.4.3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使用意愿有待研究第20-21页
3 研究一 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动机问卷编制第21-27页
    3.1 研究目的第21页
    3.2 研究假设第21页
    3.3 研究对象第21页
        3.3.1 初测问卷实测被试第21页
        3.3.2 正式问卷实测被试第21页
    3.4 研究工具与材料第21-22页
    3.5 研究程序第22-23页
        3.5.1 开放式问卷与访谈第22页
        3.5.2 预测第22页
        3.5.3 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动机初测问卷实测第22页
        3.5.4 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动机正式问卷实测第22-23页
    3.6 数据录入与分析第23页
    3.7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3-27页
        3.7.1 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动机初测问卷实测数据分析第23-25页
        3.7.2 正式问卷实测结果分析第25-27页
4 研究二 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意愿与心理需求及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第27-32页
    4.1 研究目的第27页
    4.2 研究假设第27页
    4.3 研究方法第27-28页
        4.3.1 研究对象第27页
        4.3.2 研究工具第27-28页
        4.3.3 数据处理第28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28-32页
        4.4.1 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描述性统计第28-30页
        4.4.2 信息需求、社交需求、娱乐需求以及使用意愿的性别差异比较第30页
        4.4.3 人格、信息需求、社交需求、娱乐需求以及使用意愿的相关第30页
        4.4.4 使用意愿对人格、信息需求、社交需求、娱乐需求的回归分析第30-32页
5 讨论与分析第32-38页
    5.1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使用动机调查问卷的结构分析第32-33页
        5.1.1 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动机内容的确定第32页
        5.1.2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使用动机调查问卷的确定第32-33页
    5.2 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意愿及行为描述性统计第33页
    5.3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使用动机描述第33-35页
        5.3.1 信息需求第33-34页
        5.3.2 社交需求第34页
        5.3.3 娱乐需求第34-35页
    5.4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使用意愿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第35页
    5.5 大五人格、信息需求、社交需求、娱乐需求以及使用意愿的相关研究第35-38页
        5.5.1 微信公众平台心理动机与使用意愿的相关与回归分析第35-36页
        5.5.2 大五人格与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动机与意愿的相关与回归分析第36-38页
6 结论第38-41页
    6.1 本研究的贡献第38页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建议第38-39页
    6.3 总结论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附录第44-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的重庆两江新区城市水系统数据库构建
下一篇: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