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1页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6页 |
第一章 我国高校校训的来源与发展概述 | 第16-22页 |
一、高校校训的主要来源 | 第16-19页 |
(一) 源自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 | 第16-17页 |
(二) 源自仁人志士的题词 | 第17-18页 |
(三) 源自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言 | 第18页 |
(四) 源自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 | 第18-19页 |
(五) 源自广大师生及社会的民主征集 | 第19页 |
二、高校校训的发展概述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我国高校校训的思想内容及其特征 | 第22-28页 |
一、高校校训的思想内容 | 第22-25页 |
(一) 大学文化的继承 | 第22-24页 |
(二) 办学目标的体现 | 第24-25页 |
二、高校校训的特征 | 第25-28页 |
(一) 高校校训具有稳定性 | 第25页 |
(二) 高校校训具有时代性 | 第25-26页 |
(三) 高校校训具有思想性 | 第26页 |
(四) 高校校训具有多样性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28-35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训的关系 | 第28页 |
二、高校校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内容 | 第28-32页 |
(一) 凝聚功能 | 第29页 |
(二) 指导功能 | 第29-30页 |
(三) 激励功能 | 第30-31页 |
(四) 熏陶功能 | 第31页 |
(五) 约束功能 | 第31-32页 |
三、各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 | 第32-35页 |
(一) 相互区别,各自发挥作用 | 第32-33页 |
(二) 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 第33-34页 |
(三) 形成统一的功能机制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我国高校校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与启示 | 第35-41页 |
一、加强高校校训建设的启示 | 第35-37页 |
(一) 注重高校校训内涵建设 | 第35页 |
(二) 注重对办学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 第35-36页 |
(三) 发展和重构大学校训 | 第36-37页 |
二、高校校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思考 | 第37-41页 |
(一) 高校校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发挥 | 第38-39页 |
(二) 高校校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大学精神塑造中的发挥 | 第39页 |
(三) 高校校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发挥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