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1-12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13-24页 |
| 1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 2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 3 病例排除标 | 第14页 |
| 4 剔除、脱落标准 | 第14页 |
| 5 入选病例数及来源 | 第14页 |
| 6 分组 | 第14-15页 |
| 7 基本资料 | 第15-19页 |
| 8 治疗方法 | 第19-22页 |
| 9 观测指标 | 第22页 |
| 10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2-23页 |
| 11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 结果 | 第24-31页 |
| 1 治疗后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 | 第24页 |
| 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第24-25页 |
| 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第25-26页 |
| 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比较 | 第26-27页 |
| 5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情况的比较 | 第27-28页 |
| 6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最大卵泡直径的比较 | 第28-29页 |
| 7 治疗后两组患者排卵情况的比较 | 第29-30页 |
| 8 治疗后两组患者妊娠情况的比较 | 第30-31页 |
| 讨论 | 第31-43页 |
| 1 正常女性的生理特点 | 第31-33页 |
| 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特点 | 第33-35页 |
| 3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相关理论 | 第35-37页 |
| 4 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依据 | 第37-38页 |
| 5 关于时间的几个概念 | 第38-39页 |
| 6 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文献综述 | 第47-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附录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