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脑梗死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的临床疗效研究
| 缩略词表 | 第4-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 1. 祖国传统医学对尿失禁的认识 | 第12-19页 |
| 1.1 祖国传统医学对尿失禁病名的认识 | 第12页 |
| 1.2 祖国传统医学对尿失禁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2-16页 |
| 1.3 祖国传统医学对尿失禁辨证分型的认识 | 第16页 |
| 1.4 祖国传统医学对尿失禁治疗的认识 | 第16-19页 |
| 2. 现代医学对尿失禁的认识 | 第19-23页 |
| 2.1 现代医学对尿失禁的基础认识 | 第19-20页 |
| 2.2 脑梗死后尿失禁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 2.3. 检查和治疗 | 第21-23页 |
| 临床研究 | 第23-35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 2. 诊断标准 | 第24-25页 |
| 2.1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 第24-25页 |
| 2.2 尿失禁的诊断标准 | 第25页 |
| 3. 纳入标准 | 第25页 |
| 4. 排除标准 | 第25-26页 |
| 5. 剔除标准 | 第26页 |
| 6. 脱落标准 | 第26页 |
| 7.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 7.1 分组及治疗 | 第26-28页 |
| 7.2 疗效评价指标及标准 | 第28-29页 |
| 8. 统计学分析 | 第29页 |
| 9. 研究结果 | 第29-35页 |
| 9.1 病例脱落 | 第29-30页 |
| 9.2 1h尿垫试验 | 第30-31页 |
| 9.3 尿失禁的程度 | 第31-32页 |
| 9.4 西医临床症状评分标准及疗效评价 | 第32-35页 |
| 讨论 | 第35-42页 |
| 一. 立题依据 | 第35-36页 |
| 二. 脑梗死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的病因病机 | 第36-37页 |
| 三. 选用穴位埋线及取穴机理 | 第37-39页 |
| (一) 选用穴位埋线的机理 | 第37-38页 |
| (二) 取穴机理 | 第38-39页 |
| 四. 中药的选择 | 第39-40页 |
| 五. 结果的分析 | 第40-41页 |
| 六. 不足与展望 | 第41-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附录一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9页 |
| 个人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