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研究--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0-16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三板”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缺点 | 第16-21页 |
2.1“三板”教学的优缺点 | 第16-17页 |
2.2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缺点 | 第17-21页 |
3.地理“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21-31页 |
3.1 问卷调查 | 第21-22页 |
3.1.1 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3.1.2 调查过程 | 第21-22页 |
3.2 问卷统计 | 第22-24页 |
3.2.1 学生问卷统计 | 第22-23页 |
3.2.2 教师问卷统计 | 第23-24页 |
3.3 问卷分析 | 第24-31页 |
3.3.1 学生问卷分析 | 第24-28页 |
3.3.2 教师问卷分析 | 第28-31页 |
4.地理“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的案例研究 | 第31-44页 |
4.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堂对比试验 | 第31-35页 |
4.1.1 教学内容和实验对象 | 第31页 |
4.1.2 实验过程 | 第31-34页 |
4.1.3 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34-35页 |
4.2《水循环》教学设计 | 第35-38页 |
4.2.1 教学设计 | 第35-37页 |
4.2.2 评议设计 | 第37-38页 |
4.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听课记录 | 第38-40页 |
4.3.1 听课记录 | 第38-39页 |
4.3.2 课后评议 | 第39-40页 |
4.4《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堂实录 | 第40-44页 |
4.4.1 课堂实录 | 第40-42页 |
4.4.2 课后评议 | 第42-44页 |
5.地理“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的原则 | 第44-50页 |
5.1 最优性原则 | 第44-45页 |
5.2 直观性原则 | 第45-46页 |
5.3 主体性原则 | 第46-47页 |
5.4 适度性原则 | 第47-50页 |
6.地理“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的建议 | 第50-60页 |
6.1 整合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 | 第50-51页 |
6.1.1 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 第50-51页 |
6.1.2 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 | 第51页 |
6.2 整合应精心设计“三板”内容 | 第51-54页 |
6.2.1 体现逻辑性 | 第51-52页 |
6.2.2 注重创意性 | 第52-53页 |
6.2.3 讲究直观性 | 第53页 |
6.2.4 分清主次性 | 第53-54页 |
6.3 整合应灵活地选择教学手段 | 第54-55页 |
6.3.1 权衡教学成本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 第54-55页 |
6.3.2 提高课堂应变能力 | 第55页 |
6.3.3 遵循教学手段的整合原则 | 第55页 |
6.4 整合应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 第55-57页 |
6.5 整合应建立完善的评课机制 | 第57-60页 |
7.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72页 |
致谢 | 第72页 |